劉繼隆眼看雙方距離不過二百步,他立即勒馬,指揮三軍下馬列陣。
在他的軍令下,隴右的馬步兵在往前疾馳數十步后全部停下。
軍吏、軍醫等人留下看守戰馬,余下四千五百人則是結陣六花,以銳陣對敵。
劉繼隆沉默不語,只是取出手中令旗揮舞。
旗兵見狀,當即揮舞軍旗,吹響號角來傳遞軍情。
“嗚嗚嗚——”
“殺!殺!殺!”
號角作響,四千五百結陣馬步兵開始低吼廝殺前進,腳步聲整齊劃一。
遠處張武見狀,并沒有因為己方主力到來而強行融入其中,而是率軍后退數十步,準備好好休養體力。
他的這番做法,令正在指揮的劉繼隆不由頷首滿意。
“結直陣!!”
石橋東岸,王涉揮舞令旗,著急下令起來。
他在得到隴右軍主動出擊的第一時間,便派出快馬前往了伏羌縣。
伏羌縣距離武山縣不過四十余里,此時若是得到消息趕來,最遲黃昏便能抵達。
屆時即便無法與隴右軍決戰,也能依托洛門水來對峙兩岸。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王涉得能率軍堅守到黃昏。
“弩手進一百二十步放箭,步射近六十步放箭!”
陣中,各旅帥、隊正及伙長依照劉繼隆指揮下旗語,不斷向本部兵卒傳達軍令。
當雙方距離走近一百二十步后,雙方陣中弩手紛紛射出弩矢。
不同是的,盡管王涉所部人數更多,但他們的弩手不過六七百人,而隴右軍卻足有一千七八百名弩手共同射出弩矢。
箭矢如飛蝗,碰撞間落下不少,但最終都射向了敵軍。
“御!!”
隴右軍中,隊正、伙長等基層將領紛紛喊出聲來,并且作為隊頭舉起木盾,列起一人高的三重盾墻。
弩矢不斷射在盾墻上,偶爾通過縫隙射入其中,也被甲胄所阻,卡在了甲胄上。
“進!”
“嗶嗶——”
呼吸間,作為戰鋒隊的隊頭,前排四百余人紛紛撤去盾墻,弓弩手再度進軍。
相比較他們的井然有序,官軍一方便顯得難看許多了。
弩矢如驟雨落下,被射成刺猬的官軍不在少數,少數倒霉的直接被射中腦袋而死,余下的大多負傷。
雙方距離拉近,弩手依舊在射箭,但官軍無疑被隴右軍壓著打。
幾輪弩矢過去,官軍死傷數百人,雙方距離也即將步入六十步。
“換弓,聞哨射箭!”
“窸窸窣窣……”
旗語下,旅帥、隊正、伙長紛紛傳遞軍情,除陣后五百人的駐隊督戰外,余下四千人紛紛取出硬弓,以步射朝官軍射箭。
官軍亦是如此,但其中裝備弓箭的僅五成兵卒,因此不論弓弩,官軍都被隴右軍狠狠壓制著。
幾十步距離,一壺箭便射了個干凈,官軍的戰鋒幾乎人人都被射成了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