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便都下去休息吧,明日安破胡與張武二人統帥三軍進攻伏羌。”
“末將領命!!”
三人先后起身應下,隨后緩緩退出了牙帳。
在他們休息同時,王式只能率領六千余殘軍退往上邽,一百里山道最少需要兩日時間。
翌日張武及安破胡率軍圍攻伏羌,伏羌縣的神策軍僅堅持到黃昏,便被攻破城墻,全軍大半投降被俘,隴右僅死傷七百余人。
拿下伏羌后,劉繼隆便分出五百精騎,押送這兩日被俘的一萬七千多官兵前往渭州暫時安置,其余兵馬向三陽川挺進,準備走麥積道進攻上邽。
兩日后,王式風塵仆仆的率軍抵達了上邽。
得知武山、伏羌失陷,上邽的李弘甫、王重榮等人也十分震驚。
他們都以為兩縣最少能堅守到入冬,乃至明年開春。
結果兩縣加起來才堅守了四五日,喪師二萬有余,官軍僅存二萬七千,其中六千還是潰撤下來的神策軍。
一時間,上邽縣內的氣氛不由低沉,王式及楊公慶、楊玄冀、趙黔等人在李弘甫等人的擁簇下走入衙門中。
待他們坐下,王式率先開口道:“失陷二縣,皆乃老夫之過,均奏表朝廷,請至尊懲處。”
“眼下隴右聚兵數萬于伏羌,不日便會調兵走麥積道攻打上邽,而我上邽僅有二萬七千兵卒及數百精騎可用。”
“麥積山為防務重中之重,切不可失,令命民夫轉運上邽糧草往安戎關去,早作打算。”
王式這話讓眾人臉色一變,上邽的糧食本就是從關中征集調往成紀,而后又因叛軍威脅調往上邽的。
如今這批糧食才運抵上邽不到兩個月,卻又要運回關中的安戎關。
王式這態度,不正是說明上邽恐難守住,最終結果恐怕是退守安戎關嗎?
眾人面面相覷,心道如果是這樣,那何必還在此地駐守,干脆退回安戎關算了。
但這話也只是在心中想想,畢竟他們都記得王式之所以轉攻為守,便是為了在防守中不斷消耗隴右軍。
盡管就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所謂轉攻為守似乎是一步臭棋,但在王式被奪職前,還真沒有人敢當著他面說出來。
“神策軍護衛民夫轉運糧草,以二位監軍為主,二位以為如何?”
王式對神策軍已經徹底失望,甚至不打算讓神策軍參與接下來的戰事,所以想借助轉運糧草的名義將其調回關中。
楊玄冀自然愿意,楊公慶也知道神策軍留下來就是拖后腿,甚至會讓諸鎮看清神策軍的虛弱,所以也作揖接下了這道軍令。
眼見他們接下軍令,王式隨即下令道:
“趙黔率邠寧、河陽兩鎮兵馬駐守木門道,李使君率涇原、義成等鎮兵馬駐守落水道。”
“余下兵馬,除長山都外,均由左兵馬使王重榮統帥駐扎麥積道。”
“在糧食調轉回到安戎關前,務必要將叛軍擋在麥積山以北!”
“末將領命!!”
諸將先后起身作揖,王式則是頷首道:“都退下吧。”
“是!”諸將紛紛退出衙門,各自點齊兵馬,亦或者直接前往駐兵所在地。
麥積道位于南川與上邽之間的麥積山,屬于一條翻越山嶺的官道。
王式提早派王重榮在山巔修筑營壘,又修筑了大量投石機,儲備了足夠多的滾石、檑木,將麥積山北側許多樹木砍伐殆盡。
不過由于安破胡經常率精騎襲擾,所以麥積山北側的樹木,僅砍伐了山巔向下二百余步,余下則依舊有樹木遮擋。
整條山道十四里長,地勢不斷陡峭,坡度極大。
王重榮率軍返回麥積山軍營后,不等他坐下休息,便見一名都將急匆匆走來。
“來的如此匆匆,莫不是叛軍打過來了?”
王重榮半開著玩笑說著,可來人卻點頭道:“四郎,叛軍已經進駐南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