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瞳孔中火光閃爍,可他本人卻手腳冰涼。
“傳令、召各部兵馬聚集上邽,在此與叛軍決戰!”
王式聲音平靜,身旁長山都的都將聽后連忙作揖應下,立馬派出快馬前去落水道和木門道通知李弘甫、趙黔兩部撤回上邽。
“娘賊的,這火勢也太大了,這得燒掉多少木柴啊!”
“某剛才還以為要被燒死了。”
“嘿嘿,俺們是沒事,但官軍肯定有事……”
麥積山北側,眼看著山頂滾滾煙塵升騰,劫后余生的上萬隴右兵卒竟然還能相互打趣。
劉繼隆倚靠一棵樹干,眼底是麥積山頂那還在燃燒的大火。
待安破胡和張武走來,他便對二人交代道:“這樣大的火煙,說不定等會會下雨。”
“派人去取蓑衣與帳篷來,待火勢停下,我們立即上山,搶占那廢墟!”
“是!”二人作揖應下,隨后急忙派人去通知山下的民夫,驅趕挽馬車運送蓑衣與帳篷、糧食前來。
眼下已經來到寅時四刻(4點),距離天亮最多不過半時辰。
天色在時間推移中漸漸開始明亮,而山上的滾滾煙塵則是將方圓數十里的天空都盡數遮蔽。
如劉繼隆預料那般隨著大量樹木被焚燒,煙塵遮蔽的天空范圍越來越大,天空也在天亮不久后開始下起了細雨。
劉繼隆親率三軍披上蓑衣登山,但見山腰以上的樹木盡數被燒毀,而原本山頂的營盤也被大火徹底燒為廢墟。
劉繼隆吩咐張武在山頂扎營,自己則是四處走走看看。
麥積山幾乎被燒了個干凈,尤其是南側的山嶺被燒了個精光,可以直接眺望到坐落山腳的上邽城。
雖然看不清上邽方向在干嘛,但劉繼隆猜測王式大概在部署兵馬,準備在上邽河谷間的平川與自己決戰。
他若輸了,大概率就得敗走,連上邽、清水、秦嶺三城都守不住,只能退至隴山以東的安戎關。
屆時秦州及秦州十余萬人口盡數歸屬隴右,劉繼隆也可以從容南下進攻三川之地。
當然、王式也可以選擇死守上邽城,憑借上邽城的城防和城內糧食,堅守一兩個月不成問題,但清水縣和秦嶺縣依舊會丟失。
劉繼隆完全可以用幾千騎兵包圍上邽,率馬步兵和步卒進犯安戎關,使得關中震動,再伺機南下三川。
總而言之,對于王式來說,麥積山丟失后,他不管選擇決戰還是死守,清水與秦嶺二縣都將丟失。
以劉繼隆對王式此前幾次的戰術布置來推測,王式大概率會選擇決戰,但他也會給自己保留一條退路。
這條退路,如果劉繼隆沒有猜錯的話,那應該就是將上邽平川一分為二的籍水了……
思緒落下,劉繼隆目光眺望上邽平川上的那條河流。
作為渭水支流之一,籍水出西山,百澗聲流總成一川,東經上邽城南,再向東匯入渭水。
依靠籍水作戰,進可攻退可守,總比在平川上與隴右軍作戰要聰明得多。
王式麾下精騎被自己擊破的擊破,俘虜的俘虜,在平川作戰等于平白暴露兩翼,他不會那么傻。
想到這里,劉繼隆轉身返回了營壘廢墟,準備好好休息,養足精神后再與王式交鋒,徹底決定秦州歸屬。
“額啊……”
“草藥不足了!”
“都等著,草藥馬上就運來!”
麥積山南側山腳的上邽平川,此刻跟隨王重榮撤下山來的每個人都無比狼狽,不少人都被燒傷。
七千兵馬,被劉繼隆突襲后又遭大火追殺,最終安全撤回山下的只有不到四千人,其中還有近千人被各種程度的燒傷。
王式第一時間便安排了人馬接應王重榮他們,上邽縣的醫匠也盡數被調來麥積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