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東川近半兵馬都在江油關,只要拿下此處,東川便是我軍囊中之物,但高駢是否會趁我軍攻取江油關時,直接出手占據東川呢?”
張武擔心高駢利用其節制東川、西川的身份來占據巴蜀,劉繼隆聽后頷首:
“高駢定然會這么做,不過他想要占據,也得看他本事夠不夠。”
“更何況他即便占據了東川,最后依舊得在西川與我們決戰,東川不過是他的一條退路罷了。”
高駢占據西川的好處有很多,進可攻退可守就是一條。
只要戰事不順,高駢可以依托成都旁邊的長江(岷江),用船運來運走大部分物資,率軍從容沿江撤往東川、山南西道和山南東道,甚至走入淮南。
若是可以,劉繼隆自然想要全殲高駢所部,最好將其降服為自己所用。
不過高駢后路畢竟太多,這個念頭恐怕很難實現。
但只要能奪得三川,能否圍殲高駢便沒有那么重要了。
這般想著,劉繼隆轉身走回了已經搭建好的牙帳中,而此時江油關頭的東川節度使李福也在觀望隴右軍動向。
“阿耶,叛軍所部不下二萬,我軍必然能守住江油關!”
站在李福身后的年輕都將便與他討論起了結果,但李福卻搖頭道:
“叛軍善用方術,便是連隴山四關都被攻破,這小小江油關,恐怕沒有那么容易守住。”
李福擔任過義成軍節度使,后來才被調到東川。
他在中原圍剿龐勛、王仙芝時,并未有什么出彩的表現,而這次也是他第一次討擊與唐軍裝備相當的叛軍。
他率兵一萬圍攻江油,結果幾個月下來都未成功,反倒是自己被殺傷兩千多人。
自此他便清楚,這隴右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尤其是劉繼隆敗北方十萬官軍后,李福更是連忙南下撤回到江油關,從后方增調兵力,分兵駐守松嶺關和江油關。
眼下松嶺關有五千東川軍,江油關有一萬二千東川兵,后方綿州還有三千援兵。
余下還有一萬州兵散駐扎東川各州縣,但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場。
東川能打的兵馬,早就被高駢赴任的時候帶走了,李福抵達東川后,只能草草訓練了幾個月的兵馬,以此來駐守關隘。
好在劉繼隆沒有率先進攻西川,又給了他幾個月操訓兵馬。
如今的東川軍,在李福看來,與他此前所率的義成軍并無區別。
不過義成軍、宣武軍等鎮所派援兵都被劉繼隆全殲于秦州,所以李福自然清楚雙方差距,故此忐忑。
他的忐忑并不能阻止劉繼隆南下,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高駢。
“高節帥可曾回信,何時派來援兵?”
李福質問自家大郎,李珣聞言道:“高節帥已經在集結兵馬,并讓我軍堅守一個月。”
“一個月?”李福眉頭微微舒展:“一個月應該問題不大。”
這江油關畢竟是壘砌石塊而成,且厚足三丈,想要攻破并不容易。
“大郎,你在這里駐兵,切勿偷懶,某先回去休息了。”
李福眼看天色漸暗,他交代兩句后,便走下馬道休息去了。
一夜時間很快過去,翌日清晨,劉繼隆從后方調遣三千民夫,驅趕輜重車來到江油關外一里駐扎。
江油關與平川直線距離不過二里,但走官道卻有三里路程。
西邊的九皇山十分陡峭,但植被相當豐富,不缺樹木。
三千民夫驅趕輜重車來到江油關一里外,隨后便開始搭建攻城器械。
三十臺投石機被搭建起來,其次便是二十輛盾車和各十座的云車、井欗、呂公車。
關隘前的官道寬三十丈,投石機只能錯落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