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收復江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江油縣的城墻、街道、屋舍都得到了重新修整,百姓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他們在西川時,需要承受酷吏的盤剝壓榨,到了隴右治下,雖然賦稅不輕,但卻勝在公平,不會有酷吏盤剝他們。
更何況隴右對劍南六州的政策不錯,如今還處于衙門出糧,百姓出力的開墾階段。
只可惜龍州交通不便,隴右的糧食無法迅速轉運至此。
不過等劉繼隆奪下三川,龍州就不用等隴右大老遠的轉運糧食了,單靠綿州的田賦,就能推動龍州開荒事業不斷進步。
望著道路兩旁那些臉頰漸漸飽滿,衣裳也相較干凈的百姓,劉繼隆心里稍稍安定幾分。
他在看百姓,百姓也在看他。
“這就是節帥嗎?”
“模樣生的真好看,怪不得僧人們說節帥是菩薩轉世。”
“阿耶,就是他給我們發糧食和衣服的嗎?”
“要稱呼節帥,不能對節帥不敬。”
百姓們不敢喧嘩,只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劉繼隆在騎兵護衛下遠去,私下討論著。
“哈哈,挈(qiè)彪你看看,這些百姓的眼神與當初隴右的百姓一樣!”
馬背上,已經被拔擢為校尉,卻仍舊提領一旅兵馬的馬懿暢快笑著,與身旁李陽春、高述等人討論著江油百姓看向他們那尊敬的目光。
馬懿有馬成照顧,自記事以來,似乎只吃過兩三年的苦日子,剩下的日子都是一帆風順。
于他而言,能夠被百姓以如此目光注視,比得到數十上百貫的擢賞還要令他舒服。
“你小聲些,莫要敗壞三軍名聲。”
高述忍不住提醒著他,馬懿卻依舊忍不住在笑。
二人談笑間,李陽春則是說道:“話雖如此,但你們難不成忘了朔方和秦州的百姓是何模樣?”
“我覺得節帥當初說的很對,這天下還是有很多百姓遭受疾苦的,我們能解救照顧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不說遠的,單說三川四百余萬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我們唯有跟隨節帥擊敗高駢、李福、王鐸三人,才能解救三川四百余萬百姓。”
李陽春話音落下,高述與馬懿頓了頓,眼神古怪打量著他,末了忍不住道:“我等現在已經參軍,不用考試思想了。”
“哈哈……”李陽春輕笑,搖搖頭的同時不再說什么,而是改變話題,與眾人討論起了此前的積草嶺之役。
提起打仗,三人又漸漸活躍了起來,而劉繼隆也在江油百姓的注視下走入了衙門中。
翌日,劉繼隆率軍二萬拔營,留陳瑛與二千州屯兵駐守江油。
大軍沿著涪江一路南下,七十里路程不過一天半便越過。
十月二十二日,劉繼隆率軍抵達江油關北部的一處河谷平川。
這處平川面積不大,不過二三百畝,僅能容納兩萬兵馬駐扎,而后續跟隨而來的三萬民夫則是駐扎在軍隊后方十余里道路上的幾處平川。
涪江沖出的平川并不少,大的七八百畝,小的幾十畝。
若是能將這些平川利用起來,也能開墾出幾千畝水田。
隴右軍所駐扎的平川,距離江油關不過二里路程,直線距離能直接看到矗立在山嶺與涪江間的江油關。
江油關不過幾十丈長寬,是江油被奪取后,東川兵馬壘砌石塊而成的關隘。
它西邊是幾十丈落差的山嶺,東邊是洶涌而下的涪江,江水中還有無法探明的暗流和亂石,無法渡船而過。
不過在經過江油關之后,涪江漸漸平緩,并且在江上沖出了一塊數十畝大小的浮島。
“盤堤的船工們果然沒有說錯,這里確實可以建造上千料的大船,順水直下渝州!”
三軍扎營時,劉繼隆望著山峽外的大平川,以及那水流平緩的平川涪江,不免滿意點頭起來。
站在他身后的張武見狀說道:“節帥所言甚是,若是我軍能夠占據綿州,奪下巴西,便能直接造船,依托水運來南下進攻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