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錢糧后,他們還覺得很不真實,拿著手里那十枚銅錢和三斤糧食,只覺得在做夢。
“什么時候,當兵的也知道給錢糧了?”
這五千多什邡縣民夫都是一個想法,隨后生怕隴右軍將他們的錢糧搶走,急匆匆帶著錢糧跑回了城內或四周鄉里。
瞧著他們“逃跑”的背影,耿明唏噓道:“這么多年,末將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害怕兵的百姓。”
劉繼隆沉默無言,調轉馬頭后,又不忍道:“百姓如此,皆賴朝廷無所作為,官兵肆無忌憚,囂張跋扈。”
“為了生存下來,他們也只能變得吝嗇而且狡猾,心機深沉。”
“這世道不能繼續亂下去了………”
“嗯!”耿明鄭重頷首,隨后跟隨劉繼隆來到臨時軍營,下馬用飯。
半個時辰后,隨著三軍與民夫酒足飯飽,大軍繼續南下。
沿途五十里路程,對于不缺挽馬騾車的隴右軍而言,并不算很長的距離。
不過期間的雁水、蒙水等兩條河流,還是使得三軍速度不可避免的變慢。
接連兩次過河,原本以為河流已經渡過,但隨著他們渡過蒙水,擺在他們面前的才是密布的水網。
這些密布的水網,在后世早已化作了平原或河渠,但在這個時代卻依舊是阻礙行軍的河流。
從濛陽南下新繁,五丈以上寬的河流便遇到了七條,二三丈的河流更是十數條。
他們幾乎每走兩刻鐘,就要停留下來,驅使民夫鋪設壕橋,這樣才能讓大軍通過。
雖說河流不寬,但卻動輒十余里乃至數十里長,基本都是長江(岷江)分流出來的河流。
這些河流有不少都是先秦時,李冰父子派人挖掘的。
先秦時岷江泛濫,成都八百里平原時常遭受洪澇,百姓顆粒無收。
李冰父子被授命修建都江堰后,不僅修建了寶瓶口和飛沙堰,還修建挖掘了無數堰堤、河渠、河道來分流。
整個水文系統,涵蓋整個成都平原,使得大雨不澇,小雨豐田。
東漢時期,當地又設置“都水椽”和“都水長”來負責維護堰首工程。
到了蜀漢時期,諸葛亮治蜀并設堰官,征募一千二百兵卒專門負責各處河道的清淤和排積、修繕等工程。
此后各朝,基本延續了諸葛亮留下的堰官制度,并每歲檢修河渠。
雖說保留下來了都江堰,但都江堰延續出去的西川水文系統卻被破壞了。
所以劉繼隆遭遇的這些許許多多河道,在后世早就變成了平原和溝渠。
好在輜重車里有足夠多的壕橋,這才讓大軍在天黑前抵達了新繁縣外。
在他們抵達新繁縣的同時,新繁縣的夯土城墻已經被炸開了一道兩丈寬的豁口,城頭的旌旗也換成了隴右的旌旗。
眼見大軍到來,駐扎此處的隴右二百隴右馬步兵也出城迎接起了大軍。
“節帥,新繁縣于正午拿下,新都縣也在兩個時辰前被張都尉率軍拿下。”
“我軍塘騎向南探哨十里后,與西川軍的塘騎遭遇,西川軍應該駐扎在郫縣或犀浦縣。”
校尉畢恭畢敬匯報著剛剛獲取的軍情,劉繼隆見狀看向耿明與韋工啰碌:“耿明,韋工啰碌,你二人率軍前往城南扎營,一個時辰后縣衙議事。”
“末將領命!”二人作揖應下,隨后便率軍往城南而去。
在他們走后,劉繼隆又對張武麾下的校尉道:“傳令給張武,率軍來此議事。”
“是!”
校尉應下,劉繼隆則是帶著百余名精騎走入新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