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縣屬于成都府,所以縣內情況相比較北部的綿州要好上太多。
城中百姓雖說也穿著破爛,但起碼都能打上補丁,面頰雖然凹陷,卻也稱不上面黃肌瘦,可見成都府的百姓,比成都府外的百姓,還是稍能過活些的。
除此之外,他們的膽子也稍大,敢走出街坊,來到主路兩旁圍觀入城的隴右軍,可見張武拿下新繁縣后,隴右軍的軍紀保持很好,沒讓他們感到懼怕。
劉繼隆沒有太多時間觀察百姓,他馳馬來到了新繁縣衙,命人將縣衙內的圖籍都搬了出來。
和綿州一樣,新繁縣也是有兩套圖籍,應對用前者,辦事用后者。
在后者的圖籍中,新繁縣有民九千余戶,四萬七千余口,四十四萬五千余畝耕地。
這些耕地,有接近五成左右都掌握在軍將富商和世家庶族手中。
稍微看了看,劉繼隆便知道整個三川的情況了。
軍將富商和世家庶族基本掌握了半數乃至六成的土地,這些人也是自己必須對付的人,不然自己即便擊敗高駢,也只能掌握半個三川。
合上圖籍,他令人把圖籍收好后,便令庖廚準備飯食,同時等待耿明和張武等人到來。
新都縣和新繁縣距離不過二十里,快馬傳遞消息的情況下,一個時辰左右也能到達了。
這般想著,劉繼隆安靜等待,直到天色徹底變黑,耿明與韋工啰碌率先走入衙門內。
三人又等了半個多時辰,隨后便見張武風塵仆仆趕來,走入衙門的第一件事便是對劉繼隆作揖:“節帥,末將來遲了!”
“兵馬都安排好了嗎?”劉繼隆沒有怪罪他。
“都安排好了。”張武頷首回應,見狀劉繼隆便開始令庖廚上菜。
飯菜上桌后,劉繼隆邊吃邊談道:“高駢應該率兵駐扎在犀浦,如此既能策應郫縣,也能策應成都。”
“據塘騎來稟,成都有不少兵卒駐守,應該不少于五千。”
“若是如此,那刨除東川李福的二萬兵馬,以及山南西道的殘兵游勇,西川駐扎南境的兵馬,高駢所能動用兵馬,應不超過四萬。”
“高駢派精騎躲藏龍門山中,估計是想打我們個措手不及,截斷我們退路。”
“這支精騎不用管,只要擊敗高駢主力,他們自然會撤退。”
“我已經派斛斯光繞過郫縣南下,相信高駢已經得到了后方的軍情,他現在估計在懷疑我會以騎兵側擊、背擊于他。”
“我們在這里有六千精騎,三千馬步兵和一萬二千步卒,合兵兩萬一千人。”
“高駢雖然分出騎兵,但軍中兵馬應該不少于三萬人,亦或者在三萬左右。”
“西川軍中,不少都是被高駢從東川帶來的老兵,不可與普通藩鎮官兵相提并論。”
“明日我軍南下,若是高駢不退,那兩軍應該在犀浦北部交戰。”
“張武你明日點塘騎探查,看看這里是什么地形。”
劉繼隆話音落下,張武連忙應下,而劉繼隆也凝重道:“此戰不定,三軍人不卸甲,馬不卸鞍。”
“是!”三人頷首應下,劉繼隆見狀不再言語,只是在吃飽喝足后,將韋工啰碌留了下來。
“節帥……”
韋工啰碌還是第一次和劉繼隆單獨對話,自然有些緊張。
對此劉繼隆安撫他道:“我留你下來,是想知道,多康的將領,對我和隴右到底是何看法。”
面對這個問題,韋工啰碌有些啞然,但整理思緒后還是回答道:
“節帥也知道,我們不少人都是生活在吐蕃治下,而大唐式微多年,所以不少人自然懷揣著恢復吐蕃的想法,對隴右和節帥……額,還是有些非議的。”
“不過節帥放心,如今實際掌權的是沒盧丹增,他更傾向獲得節帥您的支持。”
韋工啰碌能說這話,也就代表尚摩鄢多半是被多康內部的保守派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