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事情,不用管太多,只需要幫襯著耿明與陳靖崇,守好三川便是。”
“是!”張武作揖應下,隨后離開了中堂。
見他離開,劉繼隆原本準備繼續處理政務,然而不到半個時辰,便聽到了中堂外有唱禮聲傳來。
“多康沒盧丹增、韋工啰碌,求見節帥。”
“進來吧。”
劉繼隆聽到二人唱聲,當即傳二人進來。
二人身穿一身蜀錦圓領袍,頭戴幞頭,穿著打扮與漢人無二。
走入中堂后,他們紛紛對劉繼隆作揖,劉繼隆也放下筆道:“何事求見?”
“節帥,家父傳來消息,康氏地區的手工商人闊竭勒登揭竿而起,率領數萬奴隸想要進攻邏些。”
“衛如一帶的貴族洛波洛瓊也趁亂揭桿而起,割據了衛如自立。”
“我沒盧氏與貝氏也發生了矛盾,族長請援家父,家父想要趁機將勢力擴張到衛藏,所以派我前來請示您,我們是否可以率軍撤回多康。”
沒盧丹增的話音落下,劉繼隆心中感嘆:“吐蕃終于要開始四分五裂了……”
他如果記得不錯,歷史上的吐蕃奴隸大起義應該在幾年后。
之所以提前,恐怕是因為自己率軍統一隴右,進入三川并培養出了多康這個卡在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勢力才導致的。
多康收取過路費,商人只能提高價格,賣到吐蕃的商品也就更貴了。
絲綢瓷器還沒有什么,但茶葉和糧食卻與奴隸能否活下來息息相關。
這場起義只是開始,隨著后續氣候變化,加上中原混戰導致糧食價格越來越高,吐蕃高原上的奴隸起義還會越來越頻繁。
在歷史上,奴隸起義雖然被貴族們聯手鎮壓下去了,但原本強盛的吐蕃王朝也陷入了一千多年的分裂。
宋代雖然占據了青塘地區,卻又很快丟失。
元明清,雖然在名義上控制了吐蕃高原,但實際上也只能影響安多、康巴和衛藏東部罷了。
不管是元代的吐蕃總管,亦或者是明代的僧官大寶法王,亦或者是清代的僧官,他們都只能控制喇薩四周,對山南和西邊的地區則是完全管不了,甚至還需要不斷請求中原王朝派兵幫忙。
喇薩那群僧人請求元明清三朝派兵平叛的頻率,不知道的還以為除了喇薩,全在叛亂。
元明清三代面對這群僧人的求援,除了蒙古騎兵去的比較頻繁外,其次就是清朝了。
不過乾隆年間平叛幾次后,就連乾隆也感覺到了棘手,干脆把大軍撤到了昌都,甚至裁撤了昌都的駐藏軍隊,縮減到了幾百人的規模。
到了嘉慶年間,干脆什么都不管了,哪怕僧人們喊破嗓子也假裝聽不見。
至于明代,除了永樂年間還會出兵巡視,保障烏斯藏驛道通暢后,后續的宣德到弘治年間,基本處于不管不顧的狀態。
等到萬歷年間,干脆授權給麗江木氏土司,讓木氏土司率兵維持康區到喇薩的秩序。
一個云南的土司,帶著兩三千“木瓜兵”,就能維持大半個康區的秩序。
這要是被松贊干布知道,估計棺材板都擋不住他的咆哮聲。
由此也能看出,從今往后,整個吐蕃高原將會進入何等式微的局面中。
不出意外,三百多萬直屬人口的吐蕃,將會在接下來幾十年的大起義中死去最少三分之二的人口。
就是不知道有了尚摩鄢這股勢力,吐蕃高原會進入怎樣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