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隴右府衙內,合伊難支見到劉繼隆如此自信,本想說些什么,只是當他想到劉繼隆去年的那些戰績,當即便閉上了嘴。
劉繼隆看穿了他的想法,爽朗笑道:
“眼下各都督府官職都滿編了,你暫時以正四品折沖都尉的官職身份跟隨我。”
“等到我出征黠戛斯兵馬回來,還有幾場戰事等著你施展。”
劉繼隆安撫著合伊難支,合伊難支連忙點頭。
南下投靠就能得到正四品折沖都尉的官職,這待遇已經不算低了。
整個隴右,也不過才二十八個折沖都尉,正四品及以上官員更是不足五十人,可見劉繼隆對他待遇如何。
同理,劉繼隆也是在向外展示,他劉繼隆不會虧待愿意投靠他的人,哪怕是胡人也一樣。
當然,他也會吸取大唐的教訓,在文化同化上下些功夫。
“漢王您雖說用兵如神,卻也得熟悉敵手軍情才行,我沒有太多本事,但黠戛斯的情況我十分熟悉。”
“如果您不嫌棄,我愿意將我知道的軍情盡數道來。”
為表忠心,合伊難支當即便要將黠戛斯的情況盡數告訴劉繼隆,而他自然也不會推辭。
“如此甚好。”
話音落下,他便專心聽起了合伊難支對黠戛斯汗國情況的介紹。
實際上,黠戛斯不僅制度比較粗放,就連軍事也是如此。
當然,軍事制度的粗放,并不代表軍隊不能打。
如果不是黠戛斯突擊回鶻汗國,致使其分裂,不得不南下漠南,幽州鎮的張仲武也沒有那么容易擊敗回鶻,逼其西遁。
黠戛斯人的行事作風和維京人有些相似,他們沒有什么興趣去放牧,更喜歡搶劫后回到都城花天酒地。
正因如此,合伊難支覺得,即便英武誠明可汗征募了所有部落,但這些部落如果聽到要南下數千里來攻打涼州,恐怕也不會輕易配合。
五萬騎兵,實際上算是合伊難支猜測的數量,或許只有五萬男丁,而非五萬騎兵。
不過到了陣上,這群人肯定是騎馬南下,所以不如說五萬騎兵,以免讓人懷疑自己欺騙劉繼隆。
“聽了你的這些話,我受益良多。”
劉繼隆頷首聽完了合伊難支對黠戛斯的所有介紹,隨后看向堂外,拔高聲音并吩咐道:“令庖廚準備四份飯菜,再請韓正可過來!”
“是!”門口的兵卒恭敬應下,接著轉身離開正堂。
不多時,兵卒帶著韓正可返回,掌管都察院和全隴法律的韓正可到來后,當即便看向了合伊難支。
合伊難支也識趣起身,對劉繼隆作揖道:“庖廚做飯,也需要些時間,某先出去走走,一刻鐘后再回來。”
“也好。”劉繼隆頷首應下,接著看向韓正可。
韓正可等合伊難支走后,這才上前板著臉對劉繼隆作揖說道:
“漢王,我軍這半年多來開拓疆土,本是好事,可選用的官吏太多,許多人的手腳并不干凈。”
“如果繼續放任下去,定然會敗壞我軍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他說話間從袖中取出一份小冊,雙手呈給了劉繼隆。
劉繼隆接過簡單翻閱幾頁,原本還陽光明媚的心情,瞬息間變得糟糕透頂。
他將小冊卷起來,目光冷厲看向韓正可:“為什么現在才告訴我?”
“諸事煩擾,下官覺得您處理完三川的事情后,必然要返回臨州,故此等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