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看似很長,但在此期間漢軍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比如必要的襲擾,以此牽制唐軍主力,使得唐軍疲于奔命。
“漢王。”韓正可眼見話題結束,他便繼續補充道:
“左右金吾衛已經征募結束并開始操訓,最遲三個月,便能組織起來,抓捕那些惡少、坊棍。”
左右金吾衛所做的事情,相較于軍隊來說,并沒有那么兇險。
對付一群不穿甲胄的惡少、坊棍,乃至一些向通風報信的唐廷官員,他們并不需要訓練很長時間。
只需要將每五十人為一隊所常用的小陣操練清楚,便完全足夠應對長安城內的局面了。
正好眼下是秋收時分,先把秋收熬過去,后面的事情就好說了。
“金吾衛的規矩需要改改,取消大將軍,設將軍統轄左右金吾衛,品階正四品上,左右金吾衛又以別將為主,品階依舊。”
“這金吾衛將軍,汝等覺得誰比較合適?”
劉繼隆詢問眾人,眾人聞言面面相覷,高進達沉吟后說道:“竇銑作戰勇猛,心思細膩,不如以他為金吾衛將軍?”
他話音落下,崔恕與韓正可微微頷首,劉繼隆見狀也點頭道:“可行。”
定下金吾衛將軍的人選后,劉繼隆接著拿起了一本文冊,對眾人說道:
“此役結束已有近兩個月了,這軍功冊已然寫好,汝等盡皆查閱,若無疑問,便以此昭示三軍吧。”
他話音落下,站在他身側的官員取過文冊,遞給了高進達等人傳閱。
此役首功,自然是劉繼隆,但劉繼隆不可能與部下爭功,所以在劉繼隆之下的首功,便是安破胡了。
安破胡之后是斛斯光,再往后是曹茂、竇敬崇、竇銑、王建、王重榮等人。
說實話,瞧見王建姓名的時候,劉繼隆并未覺得什么,只當是同名同姓。
不過得知他是從被俘忠武軍里投靠過來后,他這才意識到,前蜀開國皇帝、“賊王八”王建竟然投到了自己麾下。
先是王武,再是王重榮、如今又是王建。
劉繼隆只覺得自己像是在集郵,只可惜未能俘虜李克用父子,不然他還能再添大將。
至于王建,他率軍先登、而后又破陣,加上三軍大捷,他前后立七功,拔擢七個品階。
原本按照資歷,王建頂多只能頂著都尉的頭銜,領著別將的差事。
不過京畿道和山南西道、關內道幾處擴軍,都尉的名額也就多出來了。
王建累功,得任驍騎都尉之一,節制四千五百精騎。
等軍功昭示三軍后,劉繼隆便準備調他率眾返回隴右,除了挑選軍馬和乘馬外,還有就是隴右地廣人稀,更方便騎兵訓練。
相比較之下,京畿道人口稠密,農田較多,不易訓練。
“殿下,某等無異議。”
高進達等人翻閱了軍功冊后,當即便開口表示沒有異議。
劉繼隆聞言頷首,接著吩咐道:“既然沒有異議,那就各自處理政務去吧。”
他起身與眾人說罷,眾人便簇擁著他離開了門下省,等待他上馬離去后,高進達他們才返回了門下省衙門。
與此同時,整個漢軍所轄疆域內,百姓都在熱火朝天的干著農活,搶收糧食。
各鄉社倉都已經修建好了,雖然沒有官倉那么好的條件,但粟麥存儲三年還是不成問題的。
吏員開始下鄉收稅,但比起昔日大唐時,漢軍的吏員更加深入鄉野,并且是從村子開始征收糧食,這便杜絕了鄉正和里正貪墨百姓糧食的問題。
除此之外,漢軍的吏員也沒有昔日大唐衙門吏員那么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