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人想著黃巢的事情時,堂外響起唱禮聲。
二人詢問看去,但見門口站著七品淺綠色官袍的官員正帶著幾名白直站在門口,手中捧著許多文冊。
“進來吧。”
劉繼隆見到三人,雖然相隔二十余步,卻仍舊能看清這七品官員長相。
在以貌取人的時代,此人身長不過五尺二三(1.6米),鼻孔粗大,皮膚坑洼,身材消瘦,下巴如鑿子般尖銳。
對于常與兵卒打交道的劉繼隆看來,此人相貌都略微丑陋,更不用說這個時代的許多官員了。
不過劉繼隆沒有那么顏控,對于此人到來,他仍舊保持平常心。
倒是高進達似乎知道此人丑陋,連忙為劉繼隆解釋道:“殿下,此人姓名羅隱,表字昭諫。”
“雖是浙東羅氏,但出身單寒之家,半月前通過都護府科考,為甲榜第七名。”
“科考后,以其文章,授從七品金部司員外郎之職。”
“羅隱?”劉繼隆聞言,目光看向羅隱,羅隱見狀也連忙躬身作揖:“下官羅隱,參見殿下殿下……”
他心情忐忑,也自知貌丑,但又見剛才劉繼隆波瀾不驚,心里不免泛起期許。
“有空取他文章與某看看。”劉繼隆輕笑,他沒想到自己還能遇到晚唐除李商隱外,其他比較出名的詩人。
“還不謝過殿下?”高進達提醒羅隱,羅隱聞言連忙作揖:“謝殿下指點。”
“嗯,這些是什么?”劉繼隆沒有太過上心,注意力都在羅隱送來的文冊上。
羅隱見狀,繼續作揖道:“此外戶曹所計秋收錢糧及倉庫積存錢糧數量,另有劍南道、山南西道等處送抵的圖籍。”
“不必如此謙卑,把文冊放下,好生去處理政務吧。”
劉繼隆寬慰羅隱幾句,這讓羅隱心里滋味難以言明。
他自認為自己有才學、有見識,結果屢次不第。
在劉繼隆打入長安前,他才剛剛科舉不第,遭受嘲諷。
由于沒有權勢,百官逃離長安他都不知道,等他反應過來時,漢軍已經占領了長安。
原本他對叛軍十分恐懼,不曾經漢軍進入長安后,與百姓秋毫無犯,且開倉收買市面糧食,調糧食賑濟關中饑民。
這些遭遇,加上唐廷封絕關中,士子官員不得出,他只能在長安繼續等待時機。
前些日子,漢軍宣布要對留下的官員及全關中士子進行科考,隨意報名。
凡有才學之人,盡皆授予官職。
他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情,結果直接考中了甲榜第七名,還被授予了從七品的官職。
哪怕已經在戶曹當了半個月的差,但此刻的他仍舊覺得不真實。
“謝、謝殿下殿下,下官告退……”
反應過來的羅隱恭敬行禮,隨后帶領白直退出了堂內。
劉繼隆見狀,低頭翻閱了關于金部司的文冊,看到了羅隱所寫的奏表。
半晌后,劉繼隆頷首說道:“他雖長的普通,卻禮數恭敬,奏表文章也有自己的見解,不錯……”
“呵呵……”高進達聞言輕笑,對劉繼隆說道:“部中雖然無人在他面前討論,但不少人也稱呼其‘羅鳳雛’。”
“您稱贊其相貌普通,于他而言,也是夸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