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后續還會有新的階級崛起,但按照歷史進程來看,官吏平民化所帶來的除了貪腐,還有制度和階級上的進步。
正如晚明時期,官員雖然貪婪,但起碼大部分官員知道不能隨意打殺百姓。
哪怕報官不成,晚明百姓也知道可以前往其它州縣報官,甚至找巡察御史檢舉,官員和百姓也敢明目張膽的罵皇帝。
這一切是因為百姓人權越來越高,讀書成本降低,許多百姓讀書開慧所致。
不過百姓開慧也是雙刃劍,例如晚明時期虛君思想崛起,百姓和士子都開始反思君主的作用,從根本否認了君權神授那套。
百姓開慧太多,反思太多,對封建王朝的統治就愈發不穩,不過劉繼隆并不在意這個。
這世界哪有不滅的王朝,朱元璋下令天下各縣開社學,結果百姓還不是花了兩百多年時間,直到明亡才出現了虛君思想。
他日后所創立的這個朝代,只要超過兩百年他就賺,至于王朝滅亡后兒孫如何,那關他屁事。
滿清追著老朱家殺,結果老朱家還不是安安穩穩傳承到了后代,他不信他老劉家能有這么倒霉。
至于定下每個里舉薦學子讀書,是否會培養出豪強,劉繼隆則更不在意。
擺在他面前的問題是,但凡讀書人,十個有九個都是世家豪強或庶族出身的家伙,一個個的鼻孔朝天,把平民視作牲畜,隨意可欺。
先扶持一批平民,把這群鼻孔朝天的世家豪強和庶族解決,然后再內部斗爭來壓制這群平民出身的官員便是。
只要官學形成體系,劉繼隆也可以效仿某位前輩那般,用數量換質量。
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官吏,哪怕上任一兩年就因貪腐被抓,那他也有幾萬儲備官吏可以更換,主打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從思緒中走出,劉繼隆掃視眾人:“還有事情嗎?”
眾人面面相覷,最后還是高進達帶領眾人起身作揖:“臣等告退……”
他們自稱為臣,顯然是在潛移默化的想讓劉繼隆接受這個君臣身份。
劉繼隆眼下雖然還未稱帝,但他已經有了準備,故此也沒有糾正眾人。
眾人見他沒有糾正,臉上紛紛浮現喜色,隨后恭恭敬敬退出了正堂。
待他們走后,趙英這才上前,對劉繼隆作揖說道:“東都有兄弟傳來消息,朝廷撥數十萬錢糧犒軍,重新編練山南東道兵馬,并調遣了盧龍、義昌、義武、昭義、河東等鎮兵馬北上大同。”
“殿下,看樣子朝廷是相信了我們給出的那份情報,既然如此,要不要……”
劉繼隆搖頭打斷了趙英的建議,提醒道:“不可太頻繁,必須要讓他們覺得情報不易送出,才更容易相信。”
“此外,南邊的高駢可曾有什么動向?”
“未有。”趙英回應。
“那你退下吧。”
“臣告退……”
在劉繼隆開口下,趙英也學著高進達等人,自稱臣子退出堂去。
待他們離去,劉繼隆則是埋頭處理起了政務。
不過在他處理政務的同時,距離三千里開外的西州,此刻卻顯得無比熱鬧。
“都夯嚴實些,這都是你們自家的院子,若是不出力氣,日后屋墻塌陷而死,莫要怪吾等!!”
西州(吐魯番)西境,曾經廢棄的天山城,如今重新煥發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