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西路軍,中路軍卻屬于是正好撞到了魯褥月護送百姓南下的隊伍。
魯褥月眼見中路軍渡江而來,他立馬舍棄了被押送的百姓,率軍撤往了義賓縣。
李商隱見狀,一邊派高述收攏百姓,就地安置,一邊派人前去通稟劉繼隆,同時派馬懿率馬步兵追擊魯褥月而去。
雙方且追且打,沿途遇到百姓,馬懿便分兵安置百姓,自己率領本部兵馬繼續追擊。
消息傳到劉繼隆耳邊時,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個時辰,來到了入夜的亥時(21點)。
“高駢……”
劉繼隆得知高駢此舉,頓時便猜到了高駢并不準備與他們硬碰硬,而是想要拋下多余的人口,輕裝撤往黔中。
遷徙百姓,不過是做給朝廷看的面子工作罷了。
劉繼隆走到輿圖前,不由得產生疑惑。
他不知道高駢現在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高駢心氣既然沒有散,那他就肯定還有進取心。
拋下幾十萬無谷百姓作為包袱給自己背著,這只是高駢對付自己的第一步。
沒有了蜀州這些人口,高駢雖然也能憑借東邊那幾十萬入黔人口治理好黔中道,但卻沒有開拓的可能。
更重要的在于,高駢如果只是一味的撤退,那肯定會被廟堂怪罪,所以他肯定還有后手等著自己。
想到這里,劉繼隆看向身旁之人,詢問道:“我軍還有多少兵馬在此處?”
面對劉繼隆詢問,劉英諺作揖道:“還有五千馬步兵!”
“傳令,明日卯時集結,渡江后往義賓而去!”
劉繼隆不假思索的下令,劉英諺也毫不猶豫的執行。
翌日清晨,劉繼隆率領五千全副武裝的馬步兵渡過長江,并沿著長江向東南直奔而去。
在他們率軍直奔義賓而去的時候,馬懿卻已經率軍追著魯褥月的人來到了義賓。
“吁!!”
義賓位于長江南岸,而南岸向來官道崎嶇,義賓位于丘陵南端,正好卡在官道上。
魯褥月率軍來到義賓縣前,當即調轉馬頭,與追擊而來的馬懿對峙起來。
馬懿見他們停下腳步,當即也率軍駐隊當場,同時往左右打量。
左右盡皆是丘陵,中間官道不過寬數十步,且丘陵上都是樹林,極易設伏。
馬懿見狀,又見魯褥月率軍與自己對峙,立馬就察覺了不對:“撤軍!”
“嗶嗶——”
伴隨馬懿開口,撤軍的哨令開始吹響,漢軍前軍作后軍,后軍作前軍,令旗位置轉換,大軍當即便要撤退。
“倒是個有識之將,可惜……”
義賓城樓前,高駢忍不住搖頭,而此時負責伏擊的高欽也令人吹響了號角。
“嗚嗚嗚——”
號角吹響,霎時間無數箭雨從左右密林中射出。
不僅如此,高欽親自帶兵堵住了漢軍撤退的后路。
八千多漢軍馬步兵被堵在丘陵間的谷地中,前軍是高欽率領的五千伏兵,左右還有不知數量的伏兵,后方還有魯褥月的一萬馬步兵。
眼見局面如此,馬懿雖有片刻慌亂,但很快便冷靜下來,振臂高呼同時,對旗兵下令道:
“后軍下馬結六花直陣,前軍與中軍跟隨我大纛,隨我沖殺!!”
馬懿說罷,當即策馬往后方沖去,旗兵則是揮舞令旗,派出快馬將軍令傳達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