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上,正在與張武僵持的高駢眼見局勢不妙,他正猶豫是否撤軍,卻見快馬沿著山道沖到千佛寺,來到他面前作揖。
“高王,漢軍在南邊擊敗我軍精騎,藺茹真將兵馬使負傷敗走……”
“……”高駢沉默,經歷了剛才張璘負傷的事情后,他此刻已經后悔在僰道城與劉繼隆交鋒了。
本以為依靠火器,自己最少能讓漢軍吃癟,可現在吃癟的依舊是自己。
想到這里,他深吸口氣道:“傳令魯褥月,撤往僰道城。”
“令高欽堅守兩刻鐘后,與吾共同撤往僰道城。”
“是!”快馬作揖應下,隨后策馬通知各軍而去。
一炷香后,得到軍令的魯褥月開始從南山撤軍。
李商隱沒有立即追擊,只因他所率漢軍情況并不好,輕易追擊,很容易被反擊。
不過正在指揮三軍的劉繼隆得知魯褥月撤軍后,他便猜到了肯定是高述建功,于是對劉英諺、王思奉下令道:
“傳令前軍王建,破陣者擢升三級!”
“是!!”
劉英諺與王思奉作揖應下,很快便派人將劉繼隆的軍令傳到了王建面前。
王建得到軍令,振臂高呼道:“傳令前軍,破陣者擢升三級!!”
“殺!!”
軍令傳達,本就勝利在望的漢軍愈發勇猛,而高駢眼見漢軍如此勇猛,當即舍棄了兩山之上的投石機陣地與民夫,率領大軍撤下山去。
張武沒有追擊高駢,而是率軍前去占領翠屏山的投石機陣地。
唐軍開始如潮水般撤退,而漢軍卻發揮起了窮追猛打的作風,追著唐軍殺出山谷。
“高王,叛軍窮追不舍,我們恐怕擺脫不了他們!”
魯褥月策馬追上高駢,表情著急。
高駢聞言,當即勒馬看向魯褥月:“你親率兩千精騎為三軍斷后,只要擋住一刻鐘即可!”
“是!”聽到高駢這么說,魯褥月立馬脫離隊伍,將藺茹真將留下的兩千多精騎節制斷后。
當唐軍兩千多精騎列陣官道時,原本還在追擊的漢軍立馬停下腳步,下意識結陣固守起來。
高述眼見漢軍殺出谷口,立馬率軍與王建會師,而李商隱與張武也占據了翠屏山和南山的營盤,繳獲了五十余臺投石機和五千多民夫。
劉繼隆率領三軍走出谷口時,高駢已經率領唐軍遠遁僰道城,王建見到劉繼隆到來,立馬上前作揖:
“殿下,高駢撤往僰道城,留下兩千余精騎斷后,我軍眼下是否應該趁勢追擊,一舉將其擊敗?”
“殿下,末將請令追擊高駢!”
高述也催馬而來,對劉繼隆作揖請令。
眼見二人請令,劉繼隆雖然知道高駢估計不會在僰道城停留,但還是頷首準許道:“令你二人率前軍追擊高駢,不得有誤。”
“是!!”
二人作揖應下,隨后點齊前軍萬余漢軍,結陣朝魯褥月殺去,魯褥月不敢與漢軍交鋒,只能利用騎兵較快的速度和漢軍對峙,減緩漢軍追擊速度。
如此僵持一刻鐘后,魯褥月這才舍棄了漢軍,直奔僰道而去。
王建與高述見狀,當即率軍追擊而去。
在他們發起追擊后不久,張武與李商隱將兵馬與民夫撤下了翠屏山。
得知劉繼隆派人追擊高駢的事情,二人聞言面面相覷,張武不解道:
“節帥,高駢狡詐,定然不會停留僰道城,恐怕如今已經渡江東去了。”
李商隱也撫了撫須:“此役我軍最少殺唐軍萬余,足可算重創。”
“高駢應該未曾想過,會在此地折損如此多兵馬。”
李商隱這話沒有說錯,高駢本來是想利用火器,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反倒是他被漢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如今張璘、藺茹真將負傷,又折損萬余兵馬,劉繼隆都擔心他失了心氣,無法開拓黔中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