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都督高進達準備錢糧馬匹,盡數調往華陰!”
“是!!”聽到劉繼隆這么說,堂內眾將紛紛作揖應下。
“王建、李陽春、馬懿!”
“末將在!”
劉繼隆看向王建三人,三人連忙起身回應。
“你三人點齊南下的北軍將士,二十五日卯時三軍開拔北上。”
“末將領命!!”
三人拔高聲音應下,劉繼隆則是側目看向張武:“眼下我軍剛剛奪取三川全境不久,南蠻必然會趁吾調兵北返時出兵。”
“若是南蠻來犯,不必自我束縛,盡可出兵討擊。”
“若是能收復嶲州失地,甚至奪取會川城,當記大功!”
張武不敢怠慢,連忙作揖:“殿下放心,區區南蠻,若是膽敢來犯,末將不介意飲馬牦牛河(金沙江)。”
“如此甚好!”劉繼隆見他信心十足,加上這次南下感覺到了張武成長不少,故此便放下心來。
他目光掃視堂內眾人,眼見無人提出疑問,故此便吩咐眾人各自退下休息,等待拔營北上。
三日時間恍惚而過,隨著南下的三萬多北軍隊伍踏上北返道路,這天下也愈發熱鬧了起來。
“殺!!”
“放!”
“嘭嘭嘭——”
臘月二十八日,黃巢天平忠孝軍及湖南軍三萬,裹挾民勇十萬強攻汝州。
此時駐守汝州的兵馬,主要是忠武軍和宣武軍的兩萬戍兵。
駐守魯陽關的忠武軍都將周岌(ji)眼見黃巢來勢洶洶,干脆舍棄魯陽關,東逃許州自守。
魯陽關失陷后,黃巢大軍勢如破竹,連續攻破魯山、龍興、襄城、郟縣、梁縣、臨汝等縣,距離洛陽不足百里。
伊闕關、大谷關、軒轅關等處還有神策、東畿及陜虢等處兩萬兵馬。
此時此刻,朝廷所面臨的局勢岌岌可危,李漼也無法保持朝會只開三刻鐘的習慣,幾乎每次朝會都要開一個時辰以上。
饒是如此,卻沒有更好的辦法來阻止黃巢大軍北上。
“陛下若是不棄,臣愿意率忠武、宣武等軍與賊軍決戰于伊闕。”
乾元殿內,看著上百臣工竟然無人開口,張議潮即使知道結果,卻還是忍不住向李漼毛遂自薦起了自己。
面對張議潮的毛遂自薦,這些原本還沉默寡言的臣工,此刻卻議論紛紛。
他們所議論的事情,無非就是張議潮和劉繼隆的關系,擔心張議潮掌握兵權后,于朝廷不利之類的話。
對此,張議潮雖有準備,卻還是感覺到了一陣疲憊。
若此次領兵前來的是劉繼隆,他自然不會毛遂自薦。
可如今領兵前來的是黃巢,一個借助劉繼隆名聲拉起隊伍,又立馬自立的人。
這樣的人,張議潮不認為他的兵馬能有劉繼隆麾下那般軍紀。
放任這樣的人進入洛陽,數十萬洛陽百姓只會遭受疾苦,這才是他毛遂自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