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窸窸窣窣……”
正月初六,當關東打得熱火朝天時,劉繼隆卻率領入蜀漢軍剛剛穿過巴山,走入了興元府。
興元府即曾經的漢中,昔年劉邦在此北征,劉備亦在此稱漢中王,而今屬山南西道管轄。
陳靖崇駐蹕此地,本將此地管轄的井井有條,但隨著漢軍率軍走入興元府,南征返回的漢軍將領們,這才發現此時的興元府與大半年前他南下時風貌全變。
正月的興元府百姓,本該在田間翻地,隨后回家享受片刻溫暖。
可如今,官道上不知為何出現了許許多多穿著破爛的百姓,蓬頭垢面,骨瘦如柴。
他們見了漢軍順官道走來,連忙跪到官道兩旁。
青壯沉默,孺子不明所以。
“阿耶,我冷……”
“再熬熬,衙門的官耶說很快就發衣裳了。”
“真的會發衣裳嗎……”
“會的、會的……”
沿途經過的漢軍兵卒,都用種憐憫的目光看向他們,但軍令如山,沒有人敢擅自脫離隊伍去幫助他們,只能忍下這份不忍,繼續向前走去。
直到前軍的李陽春看到這些從東邊往西邊走的饑民,他這才勒馬道:
“怎么回事,興元府境內哪來的饑民?”
李陽春質問左右別將及前軍長史,三人也不太清楚情況。
“都尉莫急,某這就去前邊的鄉里詢問鄉長。”
前軍長史作揖表態,隨后抖動馬韁,帶人往前方不遠處的鄉村趕去。
李陽春駐蹕原地,皺眉看向跪在官道左右的這些百姓。
他們跪在地上,仰視著漢軍,眼神里有幾分期盼,但更多的還是懼怕。
李陽春抖動馬韁上前,翻身下馬扶起一個四旬左右,卻因為營養不良,不過五尺出頭的枯瘦男子。
“你們從何處來的?是興元府遭了災,還是發生了什么事?為何饑寒如此?”
李陽春畢竟是臨州大學走出的,他自然學過劉繼隆的思想課程,也知道百姓對于國家的重要性。
他對百姓十分客氣,那四旬男子聞言開口,但說得話卻有些含糊,李陽春都不由皺緊了眉頭。
“都尉,他們好像說的是荊楚音。”
左右別將出身山南西道,自然分得清蜀音和荊楚音。
大唐雖然自開國就推廣長安與洛陽間的中原雅音為官話,但大部分百姓還是操著一口鄉音。
即便會說官話,但由于鄉音的緣故,說出來的官話也五音不準,難以聽懂。
“軍中有沒有會說荊楚音的?”
李陽春舒展眉頭詢問,左右別將聞言便立馬派快馬在前軍詢問起來。
不多時,便有三五名會說荊楚音的漢軍兵卒被帶到了李陽春面前。
李陽春讓他們充當翻譯,這才了解到了這群流民的來歷。
幾日前,陳靖崇眼見山南東道局勢亂成一團,他果斷從房州出兵攻打襄陽西北部的均州。
彼時由于山南東道深受黃巢兵馬其害,許多鄉野百姓為了活命,紛紛逃離鄧州、唐州,逃亡均州、襄州、江陵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