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軍接連納入關東七鎮,連麾下的土地人口都治理不清,貿然再將戰線拉長到徐泗之地,即便有運河相助,也難以補給。”
劉繼隆說的不假,如今的運河雖然方便了南北,但每個月的漕運量也就十幾萬石,其中宣武境內的運河,更是由于兵災而發生了不少淤堵。
如今漢軍的補給線,主要還是靠關西諸道轉運關中,繼而陸運至洛陽,再走洛陽輸送關東諸鎮。
這個補給線著實太長了,二百萬石糧食東運洛陽就只剩一百二十萬石,再東運到宣武、忠武諸鎮,可能只有七八十萬石,更別提運抵更遙遠的徐泗地區了。
所以在忠武、宣武、義成三鎮恢復基本的生產前,劉繼隆并不打算繼續擴大戰事。
等到夏收或秋收,他便能以諸鎮拒不起運為借口,由近到遠的討平諸鎮。
“殿下!”
在劉繼隆這么想的時候,羅隱走入漢王府院內,拿著奏表走入正堂,恭敬道:“殿下,兗海軍節度使朱全忠奏表朝廷,南下討賊成功,黃賊已伏誅。”
“他倒是好算計。”劉繼隆聞言輕嗤,接過奏表翻看起來。
不多時他將奏表合上,隨后對羅隱詢問道:“諸鎮土地丈量、人口登籍造冊完成如何”
羅隱不敢怠慢,恭敬道:“河中、河陽、陜虢、東畿、忠武等五處已經開始收尾,宣武和義成最少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高相兩日后便能抵達洛陽,與其一同東進的,還有六百多名官員和三千余名吏員。”
羅隱的話,讓劉繼隆略微安心幾分,但他接下來的話,又讓劉繼隆把心懸了起來。
“殿下,去歲入冬至今,北方鮮少有降雨,入春以來更是只有兩場小雨。”
“曹節帥奏表朝廷,關內道入歲以來,滴雨未下,許多堰堤河流,水位下降數尺,幾近河床。”
“倘若入夏之后,關內道仍舊還不下雨,那……”
羅隱不需要說明,劉繼隆已經明了曹茂所擔心的問題了。
歷朝歷代,凡是遭遇氣溫波動較為嚴重的時候,首先干旱的都是西北,其次再牽連到河東與河南,唐末自然也不例外。
關內道的旱情已經持續四年了,歷年來都是糧食減產,畝產百斤的土地,如若缺水,產出恐怕連七十斤都無法保障。
曹茂明里暗里,其實都是想讓劉繼隆蠲免關內道賦稅。
“派人告訴曹茂,倘若入夏后關內仍舊遭遇旱情,可酌情蠲免部分州縣今年的賦稅。”
“除此之外,隴右若是夏收充足,可轉運糧食往關內道,平抑關內道糧價。”
劉繼隆吩咐過后,便示意羅隱可以退下了。
羅隱也沒有耽誤,躬身行禮后便主動退下。
在他離開后,劉繼隆繼續處理起了政務,期間時不時會指點張延暉。
對于張延暉,劉繼隆所想的是讓這個女婿日后能與他麾下子嗣一同出鎮西域,將他們的利益與西域捆綁一處。
哪怕這樣容易培養出割據勢力,但只有這樣才能讓西域不斷漢化,避免中亞文化入侵西域。
大唐的教訓擺在劉繼隆面前,李治、李隆基時期的大唐看似強盛,實則漢人活動范圍全面收縮。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大唐衰弱后,漢人活動范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一大圈。
盲目擴張不可取,劉繼隆追求的,始終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通過移民實邊來擴大漢人生存空間。
在他這么想的同時,黃巢的死訊也不斷傳開,而剛剛撤回湖南的高駢得知消息后,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淅淅瀝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