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進達恭敬應下,蕭溝與劉瞻則是隱晦對視。
顯然,在劉繼隆心底、魏博和成德有很大可能會趁此機會作亂。
思緒間,二人不知道該說什么,而劉繼隆則是端茶示意:“退下吧。”
“臣(某)告退……”
幾人先后退下,只有陸龜蒙留在劉繼隆身旁。
見他們退下,陸龜蒙主動開口道:“殿下,若是成德和魏博作亂,那您有把握討平嗎”
“汝以為呢”劉繼隆反問陸龜蒙,陸龜蒙僅僅思慮片刻,隨后便頷首道:“以殿下之手段,定能將其討平。”
“便是如此。”劉繼隆毫不謙虛,畢竟他太清楚魏博和成德的底子了。
河朔三鎮和曾經的李忱、李漼手中的大唐一樣,實際上都是在用昔日的表子來遮蓋現在的里子。
從成德鎮被李克用擊敗,魏博被黃巢擊敗開始,劉繼隆便清楚了兩鎮的實力。
兩鎮若是堅守,劉繼隆興許還會覺得棘手。
若是他們真的找死出鎮作戰,那劉繼隆可不會放過這個將牙兵牙將一網打盡的機會。
先趁平天下解決牙兵牙將的問題,然后就是治天下時,解決世家的問題了。
“關東諸鎮錢糧,可還充足,尤其是關東。”
劉繼隆詢問起了錢糧之事,畢竟他若是要攻打魏博、成德,乃至后面的盧龍,都需要足夠的民夫和足夠消耗的糧食。
“諸鎮糧草,尚夠用到來年夏收,即便因為戰事而不夠用,也能從劍南道、山南西道走水路運往河南,繼而轉般河東、河北。”
“如此甚好。”劉繼隆頷首回應,繼而低頭繼續看向了那一份份奏表。
只是在他剛剛低下頭后不久,他又忽然抬頭看向陸龜蒙:“魯望,汝親自走一趟,為陛下送本書。”
“送書”陸龜蒙疑惑,而劉繼隆卻起身從書房內取來了一本書,遞給了陸龜蒙。
陸龜蒙原本的疑惑,在看到書的時候便瞬間消散,頷首道:“殿下放心,此書必然會送到陛下手中的。”
他抱著書往外走去,劉繼隆則是看著他身影消失,這才坐回位置,繼續處理起了政務。
在他處理政務的同時,離開的高進達三人也各自乘坐馬車,離開了漢王府所在。
高進達返回了南衙,而蕭溝、劉瞻則是不假思索的往紫薇城趕去。
半個時辰后,隨著他們進入貞觀殿,殿內金臺上坐立難安的李佾便立馬起身。
“如何”李佾臉色焦急,蕭溝與劉瞻心中微微失落,但還是作揖道:“漢王并未追究。”
李佾聞言,胸口的那股氣也頓時吐出:“甚好…甚好…”
眼下李佾這般焦慮不安的樣子,著實不像個天子。
哪怕二人已經不對他抱有期望,但見他這般模樣,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感到難受。
“漢王知朕便好。”
李佾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心里對朱全忠更是痛恨無比。
朱全忠的這份表文,若是落在氣量不大的人手中,定然不可能讓他繼續舒坦下去。
好在劉繼隆氣量足夠,自己才免于受難。
慶幸之余,李佾也不免焦慮道:“如朱全忠這般亂賊,天下不知還有多少。”
“若是人人如此,那朕又該如何自處”
“漢王與阿姐的婚事,何時可定下”
李佾有些著急,蕭溝與劉瞻聞言則是作揖道:“禮部、太常寺已經在行六禮,最快也要到二月……”
“不能再快些”李佾確實很著急,催促道:“最好在元宵節后,勿要再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