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全忠難斷(萬字大章)
“吾魏博節度使、魏州刺史,檢校兵部尚書韓君雄聞繼隆托名忠義,囚執天子。”
“知天子受難,六州將士,難以自抑,今興兵伐劉,以清君側!”
乾符元年臘月二十三日,魏博節度使韓君雄在麾下軍頭威逼下,發檄文響應朱溫清君側之舉。
韓君雄以博州刺史樂彥禎為將,領牙兵七千,州兵二萬,號稱五萬大軍,沿運河南下,攻滑州、濮州而去。
魏博的快馬疾馳濮州甄城,將帶有表文的箭矢射在城樓后便疾行北撤。
表文被發現后,立馬便被送往了洛陽,而魏博叛亂的消息也自然傳到了天平軍節度使李陽春的耳中。
“五萬兵馬口氣不小……”
鄆城衙門內,剛剛坐下的李陽春連口茶都沒來得及喝,便要面對魏博、兗海的夾擊。
鋪開地圖,李陽春目光掃視地圖同時,不忘詢問:“朱全忠還在壽張虛張聲勢嗎”
堂內,兩名都尉一左一右朝他作揖,左邊身材略微瘦弱的年輕都尉回答道:“此賊依舊在壽張西南十五里營盤處。”
李陽春聞言頷首,仔細研究起了地圖,片刻后他才看向二人。
“某即為天平軍節度使,天平鎮內三萬兵馬盡屬某節制。”
“劉松,傳令下去,令曹州都尉調三千兵馬北上,以曹州、濮州兵馬,堅守黃河防線。”
“齊州境內,以禹城、長清、平陰、盧縣四軍兵馬為主,每軍出千人,都尉章犉為主帥,包打博州。”
“山茌、歷城兩軍盡數出城集結,以別將鄧儼為帥,走泰山西徑,攻打兗州北部乾封縣。”
“鄆城兵馬,除鄆城軍外,其余兵馬明日辰時拔營北上,攻打朱全忠營盤。”
“快馬傳令給譚凱,以其麾下五千馬步兵,猛攻兗州西部,拿下金鄉、魚臺兩個縣后,立馬北上,阻擊朱全忠后撤隊伍。”
“余下諸州縣軍,不動!”
明明李陽春是第一次單獨領兵,但他卻已經做好了對魏博、兗海兩個鎮的部署。
都尉劉松快速記下這些軍令,李陽春則是看向另一名都尉。
“鄭衡東,大軍出征,軍紀要嚴,凡有犯錯者,以軍令處置。”
“鄆州都尉張溫,自作主張,擅自出兵而損兵折將,貶其為別將,奏表朝廷。”
“是!”鄭衡東作揖應下,李陽春見狀整理思緒,繼而提筆開始書寫奏表。
在他書寫奏表之余,朱溫已經從南邊不斷加強的塘兵判斷出,漢軍恐怕是來了援軍。
不過他已經得了消息,魏博即將出兵攻打滑、濮二州。
只要魏博能牽制住這支兵馬,自己就能把鄆州拿下,進而逼近齊州,與葛從周他們配合,牽制住王式這數萬兵馬。
屆時朱溫相信,得知魏博與兗海均起兵的成德,定然不會無動于衷。
以成德的兵力,不管是進攻義武還是義昌,都足夠讓漢軍忙的焦頭爛額。
這種局面下,南邊的高駢必定會有所動作。
只是在此之前,自己還得有所準備才行。
朱溫看著眼前的地圖,最終收斂心神,抬頭看向朱珍、李唐賓二人。
“我軍雖然折損八百弟兄,但甲胄既然帶回,便從輕兵中選出壯士,充入甲兵。”
“此外,明日派千余輕兵往東阿、陽谷、須昌試探,甲兵包圍壽張城,看看官軍還有沒有余力在防守魏博同時,插手我們攻打鄆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