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朝廷不是不準私自動用府庫錢糧嗎”
“直娘賊,你個夯貨,文冊亂寫幾筆不就好了”
為了能夠順利投降,這群牙將也是紛紛想起了主意。
最后在他們的商量下,由衙門發出八千石糧食,五萬貫錢來遣散將士。
這批糧食和錢,足夠撐到朝廷派人賑災和均田了。
時薄眼看眾人討論出了個結果,當即便按照這個辦法去做,同時讓李師悅去修改文冊。
如此過了三日后,當朝廷浩浩蕩蕩的二十余萬軍民南下抵達下邳時,原本還有懷疑的眾多將領,以及不甘心只領取這點遣散的兵卒們,紛紛口閉上了嘴。
時薄率部投降,部眾被遣散,大軍開始繼續休整,準備翌日開拔南下泗州。
當大軍抵達虹縣時,便已經有諜子將漢軍的情況快馬傳遞給了正在江都天酒地的康承訓。
“二十萬大軍”
“不是,陣上所見起碼五六萬大軍,另外還有十余萬民夫,隊伍拉長三十余里,肯定不少於二十萬人。”
江都城內,坐在揚州都督府中堂主位的康承訓在聽到朝廷調集的兵馬和徵召的民夫情況后,他立馬就感到了不妙。
“快,去召集眾人前來正堂議事!”
“是!”
書吏急匆匆退下,康承訓也連忙起身走向正堂,隨后在正堂的屏風背后思索。
他向劉繼隆討要糧食,本就是因為淮南大旱缺糧所致。
如今淮南百萬百姓無糧可食,只能以野草、樹皮為食。
原本產糧的江南,則是因為高驛與宋威、董昌等人的戰事而糧價高漲。
現在他能依靠的,也只有長江上游的江陵、巴蜀之地了。
不過他只是想要糧食,至於是否投降劉繼隆,他並未想好。
如今來看,不管他想沒想好,劉繼隆都準備揮師南下,將他所占據的淮南給收入魔下。
在他這么想的同時,屏風背后也響起了腳步聲,江都城內的官員先后抵達,
眼看眾人到的差不多了,康承訓這才走出屏風。
“節帥!”
眾人面對康承訓躬身作揖,這種滋味讓康承訓心頭舒爽,但又害怕失去這種權力。
懷揣著不知怎么形容的心情,康承訓示意眾人坐下,隨后才與眾人說道:
“北邊有消息傳來,朱全忠、曾元裕、時薄三人先后歸降朝廷,眼下王式正在領軍約五萬南下,或者更多。”
“以諜子陣上所見,起碼有二十萬軍民,最少五萬大軍,多則十萬。”
康承訓目光掃視眾人,繼續平靜開口道:“他們此次是沖某來的。”
眾人聞言,這才臉色微變,只因為淮南兵馬不過三萬,且其中還有近萬掌握在李罕之手中,而李罕之此時占據滁州,頗有種聽調不聽宣的姿態。
也就是說,康承訓擁有的兵馬也不過兩萬,若是還要守城的話,能拿出的兵馬不過萬余。
以萬余擊數萬乃至十萬,這怎么聽都不是他們能打出的戰果,更何況他們面對的人還是王式。
當初若非先帝將王式調往關西,以王式的手段,解決尚在苗頭的王仙芝、龐勛之亂,必然費不了多少功夫。
如今王式前來,兵力還是他們的數倍,糧草也遠比他們充足。
這仗別說他們,便是康承訓都不知道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