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自古而今,但凡朝廷占據關中巴蜀及河東河北之地,那基本都將開始鯨吞天下。
如今天下作一石,劉繼隆獨占五斗,高占三斗,而淮南及江東兩浙僅占二斗。
如此情況,別說劉繼隆已經討平了河北和齊魯,就是他沒有討平之前,康承訓也沒想過和劉繼隆為敵。
因此他現在召集眾人前來,主要就是詢問眾人態度,繼而決定是否投降劉繼隆。
“若是王式真以五萬大軍南下,我軍或許應該投降.
“朝廷從未將節帥打作叛軍,既是如此,節帥自然是朝廷臣子,我等亦是。”
“不知劉繼隆愿意以何等條件使我軍投降”
對於投降,淮南眾將並沒有河朔諸鎮及時薄他們那么糾結,這主要歸結於淮南的牙兵早就死在隴西和隴東,以及后來的追剿黃巢的戰場中了。
如今淮南的兵馬,只有不足兩萬屬於老卒,其中近萬都是操訓不足兩年的新卒。
兩萬老卒中,李罕之所部就占據了近半,因此他們也不擔心投降會導致兵卒對他們下手。
淮南的武夫風氣雖然也十分跋扈,但還沒有像河朔、徐泗那種動輒殺節度使、驅逐觀察使的程度。
只要遣散兵卒后,朝廷對淮南地區進行均田,那兵卒也不會有太多怨言。
“此事,老夫會手書詢問王小年的。”
康承訓比王式年長,二人雖然沒有太多交集,但畢竟都曾是唐臣。
只要他表露投降的態度,王式不至於針對他。
這般想著,他目光繼續打量眾人,確認沒有人生出不滿的情緒后,這才表態起身。
“既是如此,便都散去吧。”
“末將告退.“
諸將告退,康承訓當即便手書派人送往北邊的泗州,準備向王式表明態度。
兩日后,隨著漢軍進駐泗州盱眙縣,康承訓所派使者也攜帶著他的手書來到了盱眙。
王式將書信內容看過后,這才傳遞給眾人翻看,同時說道:
“康敬辭此人,老夫十分了解。”
“其子嗣沒有出眾者,他雖貪戀權勢富貴,卻知道審時度勢。”
“更何況淮南遭受戰火襲擾數年,如今又遭遇大旱而缺糧,百姓皆以野草樹皮為食,他即便有心抵抗,卻也沒有實力阻擋。”
“故此,這封手書內容可信。”
王式既然開口,眾人便紛紛頜首附和起來,而王式也繼續補充道:
“對於如何接受淮南投降,此事還是得仔細斟酌。”
“淮南幾次輸送糧草給朝廷,此外又沒有任何叛亂之舉,對其態度不能與其他藩鎮同日而語。”
他這番話有一定道理,畢竟朝廷討平河北諸鎮,乃至朱全忠及徐泗的時薄等人,都是依靠著他們不法在先,朝廷出兵在后。
康承訓安分守己,不僅錢糧按時起運,也並未響應任何表文。
對於怎么招降他,用什么條件招降他,這件事顯然不是王式及眾人可以做主的。
“聽聞殿下已經南下至博州,若是派出快馬傳信,來回不過十日,想來康承訓也能等待。”
李陽春主動開口,王式聽后微微頜首:“老夫亦有此意,不知陳都督以為如何”
王式詢問起陳靖崇,陳靖崇沒有什么意見,點頭道:“以王尚書為主。”
“既是如此,那老夫便派人詢問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