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籌備南征
“窣窣—
寒冬時節,在江南依舊打得不可開交,關東三道因大旱而乏糧的時候。
那些遠離中原,類似西域、隴右等地卻十分熱鬧。
龜茲城,作為昔年安西四鎮之一的安西重鎮,相較於三年前,此刻的它已經漸漸從曾經的破敗中走出。
城內屋舍煥然一新,儘管依舊是夯土夯實的土屋,但在這西域之地,卻別有一番風景。
中原的大旱,並未影響到依靠天山的西域各鎮,雪在空中飄落,龜茲城內街道則是充斥著無數正在鏟雪的百姓。
在這種天氣下,數十名騎兵正在護衛著一輛馬車向城外駛去,龜茲城內的百姓見狀,也都紛紛讓開,目送馬車離去。
“交河王這是又要出城去了”
“肯定是啊,聽聞今年衙門便要西徵收復疏勒,大概等來年五月便要開拔西征了。”
“等疏勒打下來,朝廷肯定要發配不少人前來。”
“那倒是不錯,屆時可以娶個中原的女子,比這些回、突厥的女子好多了。”
百姓們在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對於張淮深收復疏勒,都表現出了格外高興的情緒。
他們這些百姓,基本都是在中原戰敗,亦或者遭遇劉繼隆政治清洗后,盡數發配西域的帶罪之身。
龜茲五萬余口百姓,有四萬人便是從中原發配而來。
他們的到來,起先確實給安西帶來了嚴重的負擔,但隨著兩年多時間過去,曾經拋荒的土地被重新復耕后,龜茲也漸漸步入了正軌。
“龜茲如今已經復墾的田畝有多少了”
馬車內的張淮深打開窗戶,望著窗外一望無垠的雪景,腦中想的卻只是軍政之類的事情。
面對他的詢問,提前被調到龜茲來開展復墾工作的李明振則是拱手作揖:“三十四萬六千七百二十五畝三分。”
“雖說只是復墾兩年,但每年都能產出二十七萬石糧食,衙門每年所獲在五萬石左右。”
“如今焉耆、西州每年都能往龜茲起運十萬石糧食,路上雖有三成損耗,但龜茲糧倉每年還是能積存十一二萬石糧食。”
“殿下,若是可以的話,倒是能請漢王殿下從中原繼續遷徙百姓前來。”
“西征疏勒之事,倒也不用如此著急——”
李明振無疑十分佩服張淮深的軍事能力,但對於張淮深安定后方的能力就不怎么認可了。
如果不是劉繼隆支持,張淮深恐怕連維繫河西四州的太平都做不到,因為張淮深太過窮兵默武,且有些過於放縱僧尼了。
“疏勒是肯定要收復的,可以先派兵馬占據,避免他們與葛邏祿和回殘部勾結。”
張淮深依舊固執己見,季明振有些不舒服,但還是勸阻道:
“西域如此廣,我軍如今占據西域數州之地,然人口不過二十六萬口,耕地更是不過百四十余萬畝,每年所徵收的糧秣不過二十余萬石。”
“河西四州雖說能供應三十萬石糧食,但各州之間道路漫長,河西所起運的三十萬石糧食,若是運抵龜茲,便只剩下八九萬石。”
“龜茲距離疏勒一千三百余里,我軍雖有實力討平疏勒,但日后維繫軍需又需要多少”
“倒不如先從中原遷徙人口,以此充實西域諸州,而后再等待兩年,屆時不僅可以攻打並占據疏勒,也能從庭州出兵,將黃草泊以東草場占據,以軍堡不斷西進,直到我軍可以收復弓月城(伊犁)及碎葉城。”
李明振的想法,無疑更符合劉繼隆所想的穩扎穩打戰略,但張淮深卻等不及。
“吾即將四十有二,若是繼續拖下去,有生之年還能收復碎葉城嗎”
張淮深有些著急,但在李明振看來,張淮深著急的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