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劉繼隆則回到了主位坐下,繼而拿出了一本文冊。
“這是此次討平北方諸鎮,論功行賞的名錄,令人送往洛陽,起草圣旨吧。”
“是!”曹茂起身應下,繼而親自帶著起居注郎寫好的幾份救令走出了小院。
半刻鐘后,數隊快馬疾馳離開河陰縣,往洛陽、代北、幽州趕去。
不過兩日時間,劉繼隆的這份文冊便送抵了洛陽。
“里啪啦—”
當慶賀新年的爆竹聲齊齊作響,自河陰而來的快馬也疾馳進入洛陽城內。
乾符三年的洛陽相比較幾個月前,似乎更顯幾分富庶。
正月的薄雪覆蓋了整個洛陽,若在以往的冬季,伊水以南的平民區百姓,基本都是穿著塞入柳絮的麻衣。
時至如今,哪怕是這些普通的百姓,卻也能穿上一身價值三百枚錢的羊毛褐,可見劉繼隆以工代賑的政令,利惠了多少平頭百姓。
只是人始終是不知足的,昨日身穿柳絮麻衣時,便期盼穿上羊毛褐。
待到今日穿上羊毛褐時,便期待明日能穿上羊絨襖,后日能穿上鵝絨袍了。
“今年這天倒是比去年冷了些。”
南衙政事堂內,高進達呼出一口霧氣,伸出有些僵硬的手在銅爐邊上放了幾個呼吸后再收回。
前來處理政務的陸龜蒙見狀,不由得看向政事堂內官吏:“為何不為火墻多放柴火”
“已經放到最多了”
兩名郎中開口回復,高進達則是搖搖頭道;“這政務堂太大,火墻還是不行,明年開春后讓人弄個火炕便好了。
在他這么說后,陸龜蒙便不好再說什么,而此時堂外也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高進達抬頭看去,但見張延暉拿著幾份敕令與文冊前來,連忙起身迎接。
“高相,這是殿下前日發出的敕令。”
張延暉呈上敕令,高進達則是接過后再重新坐下,仔細翻閱起來。
一刻鐘后,高進達這才舒緩了口氣,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只覺得有些模糊。
“殿下準備先對北邊用兵,但好在規模倒也不算大,主要是將河南地的黨項諸部遷徙打散到河南,授予他們頭人及其子嗣官職來安置。”
“若是他們不愿意,恐怕會發三道騎兵圍剿,需得動用數萬民夫協助才行。”
“此外,這文冊是討平諸鎮后論功行賞的冊封文冊,只是苦了張郎君了。”
高進達高興笑著撫須看向張延暉,陸龜蒙也好奇看向他。
張延暉則是有些迷糊,畢竟他沒敢私下翻看敕令和文冊,只能詢問道:“敢問高相,下官是得了什么官職”
高進達見狀笑著翻開文冊,找到張延暉那頁后說道:“以朝議大夫、太子中舍人張延暉仕蔡州刺史。”
“蔡州”陸龜蒙愣了下,隨后才反應過來高進達為什么說苦了張延暉了。
蔡州曾經也是河南道大州,可經過秦宗權的禍害后,蔡州人口僅存不到三萬。
如今雖說恢復了數年太平,人口卻依舊不過七萬余口,降級成了下州。
若是放在平常,這倒也沒有什么,但如今朝廷南征在即,蔡州也是戰爭前線。
劉繼隆此舉,顯然是準備讓張延暉去好好治理蔡州,保障從蔡州經過的軍隊軍需,以此來磨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