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對高欽吩咐著,見他鄭重點頭,這才回頭看向了身后的沙盤。
“再等幾日,若是宋威再無援兵派出,那便說明這四萬兵馬即是江東最后的底蘊。”
“若是如此,那某便不客氣的笑納了!”
他看向沙盤上的江東,眼神不斷閃爍,他身后的高欽等人也紛紛精神一振。
似乎在他們看來,整個江東之地要不了多久便會懸掛上渤海的旌旗。
他們的對手,似乎只有北方的劉繼隆,其余人不過都只是插曲罷了。
作為他們此前所議論的對手,處於流言中心的劉繼隆也在南邊的議論聲中,不緊不慢的進入了鄧州地界。
“都給某把動作扎穩!”
“爾等既然選擇進入戰鋒隊做陣腳兵,便要時刻牢記自己該做什么!”
“若因你而壞整隊陣腳,便是左右弟兄不怪爾,念想其家人也不怪爾乎!”
“殺!殺!殺——”
二月早春,當山南東道的百姓開始準備春耕,南陽城西那周長里許內卻響徹著操訓之聲。
校場上,久經戰事的老卒們,此刻正在指點新卒操訓,每名老卒擔任伙長、伙副,以兩人操練十人。
他們言辭激烈,但處處都是為了讓這群兵卒更好的接受訓練,變得更為強大,以此能在接下來的戰事中保護好自己。
“這批新卒招募了多久,每日飯食如何,都開始掃盲了嗎”
校臺上,劉繼隆站在主位看向校場上那數千名正在操訓的新卒,以他的目力可以清楚看到這些新卒大多瘦弱,四肢可稱纖細。
這樣瘦弱的身體,別說披甲,就是滿足眼下的日常操訓都做不到。
要知道漢軍可是每日一練,三日一操,十日大演的強度,沒點力氣和耐力,根本承受不住。
“回稟殿下”
操訓這批新卒的是馬成的第四子馬彰,如今擔任練兵別將一職,負責鄧州境內所有新卒操訓。
他長得比他大兄馬懿略微清秀些,更偏向儒將。
面對劉繼隆的詢問,他不卑不亢道:“與其讓末將轉告殿下,倒不如請殿下與將士們一同用餐!”
“好!”劉繼隆欣然接受他的邀請,目光看向曹茂及昨日剛剛跟上隊伍的趙英:“都一起吧。”
“是!!”曹茂和趙英倒是沒有什么牴觸的,二人在遇見劉繼隆前,可是連飯都吃不飽。
漢軍將士吃的素來不差,他們也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見狀,馬彰看向自己魔下的校尉,對其吩附道:“吹哨,集結弟兄去大食堂排隊吃飯!”
“是!”年輕校尉連忙行禮作揖,拿起木哨驟然吹響,
“嘩嘩一”
刺耳的木哨響起,校場上的各伙兵卒立馬集結為隊,再由隊集結為旅,進而集結為團,直至最后聚集為兩個軍三千余人。
整個過程所用的時間不到一刻鐘,令劉繼隆十分滿意,畢竟后世幾千學生進行升旗儀式的時候,也不過幾分鐘乃至十幾分鐘罷了。
對於這些進入軍隊不到一個月,其中九成九以上的人都還是文盲的新卒來說,這個速度已經不算慢了。
“如果繼續操訓,末將有把握在三個月內,將時間縮短到半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