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他深吸口氣道:“若是將已經適應了江淮的官吏調往江南,將東川的官吏調往湖南、江西、福建和嶺南,情況又如何”
敬翔聽后,腦中思緒萬千,不多時便作揖道:“若是如此,起碼能掌控大半,只需要等今年歲末從東川官學繼續征募官吏,就能將這些濕熱地方徹底掌握在朝廷手中。”
“不過……”敬翔遲疑片刻,劉繼隆側目看向他,眼神鼓勵著他說出口。
見劉繼隆鼓勵,他這才說道:“殿下所想的自然對百姓有益,但人心不古,臣擔心……”
敬翔知道劉繼隆想要推翻世家豪強主宰的世道,讓平民成批次的走上歷史舞臺。
可這些平民登上歷史舞臺后,又有幾個人能保持初心
“想說什么就說,不必如此。”
劉繼隆繼續鼓勵著他,他很看好敬翔,而敬翔也沒有讓他失望,遲疑著說道:
“臣閱覽史書,諸如上古之酋領、先秦之貴族、兩漢之豪強,南北之門閥,如今之世族……”
“這些人的祖輩,也不過是國人出身,只是陰差陽錯的立下功勞,才慢慢成為了當時的貴族。”
“他們成為貴族后,并未表現出自己曾經作為國人時的那般赤誠,反而是開始防備自己身邊的國人,只想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與其子嗣的手中。”
“臣以為,自私是人的本性,沒人愿意把到手的權力、財富拱手讓人。”
“世道如此,弱肉強食是改不了的,弱者成為強者后,必然會繼續吞食弱者來強大自身,不可能幫助其他弱者成為與自己成為同樣的強者。”
“若人人都是強者,人人都掌握權力,那權力還有什么用”
敬翔沒敢說的太明目張膽,但他的意思,劉繼隆已經知道了。
無非是說,如今這群平民出身的官吏,隨著時間推移,所做的事情會漸漸向曾經的世家豪強靠攏,只不過換了個名字罷了。
“汝所說所想,吾自然清楚,可若是因為其結果不好而不改其原因,那百姓則將更無出頭之日。”
“從貴族到世家、再到豪強和如今的平民官吏,天下始終是在向百姓靠攏的。”
“至少在更為公平的官學教育和科舉下,登上廟堂的普通百姓會越來越多。”
“哪怕千百人中只出現一個為民著想的百姓,這項制度也是成功的。”
劉繼隆話音落下,敬翔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么。
見他如此,劉繼隆抬手隔空示意他聽自己說,隨后便說道:“等待新朝建立時,汝會知道吾今日所言何意。”
“是……”
敬翔見劉繼隆這么說,當即便躬身行禮,而劉繼隆也繼續吩咐道:
“北撤的北兵,帶餉告休三月,三個月后各自返回原籍駐地,聽后調動。”
北兵南征半年有余,若是算上準備時間,那足足近一年。
對于剛剛經歷過戰事的他們來說,此刻無疑最想做的就是回家。
這些日子,劉繼隆可以從各軍奏表中看出,逃兵數量在不斷增多。
光是上個月的逃兵數量,便已經多達三千二百余人,可見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趁此機會,讓他們好好回家休息一段時間也好,不然逃兵的情況只會愈發嚴重。
這么想著,劉繼隆又繼續說道:“令南衙將江淮、東川等處官吏及籍貫此處的官吏調往江南各州縣,以今歲畢業官吏補上。”
“吾希望明年能看到各道州縣的人口圖籍和田畝糧冊,而不是抄舊。”
“是!”敬翔將此事記下,劉繼隆則是繼續看著火盆內不斷炸開的爆竹,陷入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