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仇恨,大哥和三哥其實是被淮陰軍打死的。
但是恨嗎?
說心里話,沒什么恨的,只為了活著罷了。
大哥三哥給朝廷當兵,五哥去做流氓,都是為了省下錢來讓他們這幾個弟弟活著。
他們后來參加淮陰軍也是因為參軍可以領取餉銀。
要說恨,也只是恨這個世道。
好在,有淮陰軍,有王爺!
手下的兄弟們有的是他的同鄉,有的是在其他地方新補充的兵員,在一場場生死的戰斗中,麻七早就將這些戰友當成了自己的親兄弟。
撿起剛剛丟在地上的耳罩,遼東的秋風吹起來很疼,完全不同于中原的氣候,麻七模仿著當地行商的習俗,自己用棉布制作了這樣一個耳罩,可以兜住耳朵和半個臉,算是他這個都尉官的個人享受特權。
正要帶兵出發,卻見另外幾個偵查士兵興奮的跑來。
“都尉,好消息,前面山上有個寺廟,老大哩!”
咚!
悠遠的鐘聲回蕩在山間,這是和尚們要開齋飯了,麻七露出笑容。
他忙帶著手下沿方向找去。
踏上高山,只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威嚴古剎坐落在麻七眼前。
燙金牌匾,筆走龍蛇,上書三個大字:“龍泉寺”
據說這是一千多年前,魏武滅佛,僧人逃至此處,憑借佛祖的智慧,驅趕山中虎豹,建立佛剎定居。
唐朝時期,佛道大興,龍泉寺也因此興盛開來,傳承至今,規模宏大,善男信女無數,捐贈有土地上萬畝,沿周圍山脈建立起五座佛寺拱立,僧人信客足足兩三千人之多,是當地最大的佛寺。
龍泉寺規模龐大,武僧眾多,麻七不想動起干戈,因此好言相勸,表示只是向佛祖求借一些糧米。
那寺里的監院和尚見麻七等人衣服破爛,形態狼狽,便有些看不起他們。
詢問道:“你們是哪個將軍麾下的兵馬?”
麻七沒提淮陰軍,只說自己是王子騰的手下,押送輜重糧草前往奉天,途中遇到山匪,被搶走了輜重糧草。
外人不知道王子騰和方永的關系,那王子騰兵敗逃往遼東,被褚玉麒打發到鳥不拉屎的九連城駐守,手中幾乎沒什么權利,那和尚聽到麻七是王子騰的手下,態度更加倨傲。
呵,這群大頭兵,連山匪都打不過,還敢來他們這打秋風?
他們住持可是連知府老爺都要敬重三分的!
監院和尚不屑的冷笑了一聲,只命粗使僧人將齋堂的生菜湯和一些剩飯拿了出來,全混在兩個大桶里,給了麻七,至于糧食,那是一粒都沒有,甚至連門都沒讓麻七等人進。
麻七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難看了起來。
有幾名長途跋涉外加作戰的淮陰軍實在餓的急了,見這也是糧食,忍不住走過去……
“別吃!”
麻七將手下叫住。
手下看向麻七。
麻七道:“我有辦法。”
不多時,麻七又將監院和尚叫了過來。
監院和尚表現的十分的不耐煩。
不過當麻七拿出一塊翠綠透明的玉佩時,監院和尚板著的臉頓時露出笑容。
麻七雙手合十,言道:
“大師,我這些兄弟又冷又餓,求大師發發慈悲,讓我等進入寶剎,不敢玷污佛家禪房,只求幾間草棚容身一夜,允些熱飯充饑。此玉佩乃是忠國公昔日受陛下御賜,價值萬金,本欲呈給大帥,今日為感謝大師收留之恩,愿贈予大師!”
監院和尚看著這塊通透無暇的玉佩,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伸手就要去拿,可麻七卻還攥著,監院和尚見狀只好打開寺門,讓眾人進入。
由于他想要私吞玉佩,因此不敢稟報住持,只私自劃出一片區域讓眾人歇息,又給了熱飯饅頭,麻七這才將玉佩給了對方。
監院和尚歡天喜地的拿著玉佩走了。
其實那不是什么御賜寶物,只是褚人鳳身上的玉佩,不過肯定也價值不菲,那監院和尚又不是什么大官,見識淺短,自然分辨不出。
麻七帶著手下士兵在對方劃出的地方吃飯休息,那監院和尚給的地方很小,一眾淮陰軍只能席地而坐,不過有著熱飯饅頭,也足以恢復體力了。
如此到了夜間,和尚們基本入睡,麻七卻睜開了眼睛。
火藥壓實,鋼刀在夜色下閃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