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改革?”】
【“陛下。”】
【“您是想要增添或者刪減某些文章嗎?”】
【首輔在聽到陳懷信的話后,那第一反應便是這樣!】
【如今。】
【煜國的學校之中。】
【那些夫子所教導的內容,與前承是大差不差的。】
【“因為。”】
【“當初修建起學校后。”】
【“是將那些前承時落魄的讀書人、放棄考功名的老夫子、安排進學校之中教黎民百姓讀書識字。”】
【“他們所掌握的、所熟悉的、都是前承時期所學的,所能夠教導給煜國百姓的,自然也都是這些!”】
【首輔對此很是清楚。】
【也正是如此。】
【在這樣的教導方式下,還能夠通過科舉,脫穎而出的黎民百姓,才會被朝廷如此的看重,因為他們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才了!】
【而現在。】
【陛下想要進行學校改革!】
【除了刪減一些不太適合的文章外。】
【他也實在是想不通,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之上,繼續大刀闊斧的變革了!】
【“總不能。”】
【“更換成前承書院那樣吧?”】
【首輔感覺有些不太可能。】
【書院需要的是名師!】
【書院的目的是科舉!】
【而如今陛下所希望的,是更多百姓能夠識字,能夠看懂報紙!至于能否通過科舉,就看那龐大的人口之中,是否有天才冒頭了!】
【若是改變現有的學校,換成前承的書院,那必然會讓民間興起的學術之風戛然而止!】
【他不認為陛下會這樣做!】
【而陳懷信自然也不想讓學校變成書院。】
【那樣的話反而是要開起歷史的倒車了!】
【看著那一臉困惑的首輔。】
【陳懷信緩緩開口解釋道。】
【“你應該知曉,我煜國有今天的地步,大煜研究所是功不可沒的吧。”】
【“朕所說的學校改革,便是將那與研究有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
【“而這些學校,朕將其稱之為……研究與技術學校!”】
……
“研究與技術學校?!”
“這陳懷信……”
“怎么一刻都不肯消停下來啊!”
在看到那推演的未來后。
大殿之內頓時一片嘩然!
雖然說。
他們早就知道。
在煜國建立初。
陳懷信就想過,等到合適之時,便建立研究技術與教導技術的學校!
那未來的四皇女姬長兮,也是因為他這番話,而去教導起那些孩童!
“可是。”
“那大煜研究所的發展。”
“已經證明了這些技術與知識究竟有多么可怕!”
“將這種堪稱是禁忌一般的知識在學校里傳授!”
“他就真的絲毫不擔憂……那天下會大亂嗎?!”
這些臣子的臉上滿是復雜的神色。
若是換做他們。
掌握這種知識。
別說是建立學校教導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