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番話。】
【這些將軍們頓時楞了一下。】
【如果說。】
【按照陛下的角度這樣去想。】
【好像……】
【“還真沒問題!”】
【“羅馬遠征那邊的國家。”】
【“我煜國同樣在遠征西天!”】
【“雖然數量不多,只是幾支騎兵隊伍,可誰說不能稱作遠征軍了!”】
【“若是這樣看來,那羅馬似乎也不是真的那么強大了?!”】
【“至少應該不會比我們強大到哪里去!”】
【就連他們煜國的騎兵,都能夠做到遠征之事!】
【這瞬間讓將軍們,不再對那羅馬的遠征軍感到敬畏了!】
【你們能夠做到。】
【我們同樣能夠做到!】
【憑什么我們要懼怕你啊!】
【“但是,我們煜國騎兵所攻占的城池,都是很弱小的國家,甚至是聽到名字之后,就會直接投降的小國。”】
【首輔稍微有些擔憂。】
【而陳懷信依然神色淡然:“難道羅馬遠征的國家,就不弱小了?這世間哪里有那么多的強大國家!”】
【雖然腦海中知識里的世界,跟他所在的世界有所不同。】
【不過從這么多年的經驗來看,中原王朝跟那知識里的地位差不多,在同時期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是領先于世界的。】
【而且那不斷前往東南亞的商人,那不斷出現在他們視野中的小國,更是證明了他的猜想。】
【“哪怕。”】
【“那羅馬的確很強。”】
【“可是我煜國這么多年的科技發展。”】
【“絕對足夠讓我們有著碾壓的優勢!”】
【陳懷信對此還是很自信的。】
【畢竟。】
【若是羅馬的科技優勢,能夠比他們煜國強大,那這天主教的傳教者,早就將什么炸藥火槍火炮給說出來了。】
【怎么可能會用橫推周圍國家,讓所有人都俯首稱臣,這種宏觀到沒有多少概念的說法呢。】
【具體的情況才能更好的震懾敵人!】
【而首輔在聽到他的話后,也稍微松了口氣。】
【那些將軍們更是再次興奮起來,紛紛請命前去遠征羅馬!】
【“不急。”】
【“他們不是想要遠征我大煜嗎?”】
【“那就將那傳教者放回去報信。”】
【“給他們一個與我們交手的機會!”】
【陳懷信這樣說道。】
【但那些將軍們的臉上,流露出了遺憾之色。】
【在他們看來,遠征他國,可比在家里等著,要更有意思!】
【不過。】
【陳懷信接下來的話。】
【卻讓他們又一次激動了起來。】
【“但是交手結束后。”】
【“就輪到我們反擊了。”】
【“那戰斗中所捕獲的俘虜。”】
【“正好可以給我們帶路。”】
【“讓我們……遠征羅馬!”】
……
金鑾殿中。
聽到陳懷信的打算后。
不少將軍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那平盧節度使更是大笑著說道:“征戰羅馬?那我肯定會參與其中的!這種橫跨萬里的戰事,想想就讓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