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的去世而影響了煜國的發展。”】
【“畢竟他可是曾為這片江山嘔心瀝血啊。”】
【陳懷信明白了老首輔的想法。】
【而對于新首輔的匯報。】
【他也是認真的交流著。】
【等到一段時間后。】
【他也大概知曉了。】
【這個新首輔的性格。】
【“相比與老首輔。”】
【“新首輔會更保守一點。”】
【“老首輔雖然也很謹慎。”】
【“可當發現某些政策,可以先行嘗試以辨成效,比如示范區模式,他就會變得稍微激進一點,去試試究竟哪種政策比較合適。”】
【“而新首輔則不會這樣,他只會希望能夠保持江山平穩,保持住如今煜國的上升勢頭,不太愿意去做冒險之事。”】
【陳懷信有所明悟。】
【他知道。】
【新首輔是老首輔所推舉與培養的人。】
【而老首輔之所以會覺得,這樣的人適合接替自己的工作,可能也是覺得如今的煜國,發展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他的性格或許難以做出太大的成就,但是讓江山社稷保持穩定,讓如今的勢頭不會斷掉,還是沒有問題的。】
【“老首輔是希望煜國能夠多積累一段時間嗎?”】
【陳懷信在心中想著。】
【他接受了老首輔的好意,因為新首輔的年齡,其實也不算太小了。】
【而且最近這幾年,哪怕是帕提亞帝國與羅馬帝國,也不太可能會給他們造成太大影響,所以發展與積累的確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
【在安排完工作后。】
【看著新首輔準備離開大殿。】
【陳懷信忽然開口叫住了他。】
【“關于老首輔的一些事跡,可以刊登在朝廷報紙之上。”】
【“陛下?”】
【“雖說人死如燈滅,應該要向前看,不該過多回頭。”】
【“但讓他能夠活在百姓的記憶之中,讓后代子孫能夠記住他,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永生,也算是……一直有人在緬懷他吧。”】
……
金鑾殿里。
看著首輔的逝世。
王千禾嘆了口氣。
他當然知道。
生老病死。
無可避免!
可當那一同創立了煜國的首輔,在這年末的最冷一月去世的時候,他的心中還是產生了一絲可惜。
“但是。”
“在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后。”
“依然堅持著將最后的事情給做完。”
“他對于煜國的感情,絲毫不比陳懷信弱。”
“這……便是開國功臣?”
王千禾在心中想著。
不過。
在看到了。
那陳懷信對于老首輔的安排。
尤其是在賜予文正謚號之后。
還讓朝廷報紙宣傳他的事跡、讓他能夠永存百姓心中。
這讓他的臉上頓時浮現了幾分羨慕。
“文正呀。”
“古往今來。”
“又有幾個文臣能夠得到呢?”
“那宣傳事跡更是讓他的印象,能夠更深刻的留在百姓心中。”
“而不是青史之上空蕩蕩的一個名字!”
王千禾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