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朕在開國之初,就已經派人去做,并且未曾斷過!”】
【陳懷信的臉色很是平靜。】
【丈量田畝!】
【清點人口!】
【這是煜國開國時的工作。】
【也讓他現在能夠更好的推行新政策!】
【而新首輔在聽完陛下的解釋之后。】
【他也頓時明白了攤丁入畝的含義。】
【也正是如此。】
【他看向陳懷信的眼神,更是帶上了幾分驚愕。】
【“陛下……”】
【“他這是將人頭稅給真正廢除了?!”】
……
聽著陳懷信的講述。
王千禾的臉上也流露出了一絲驚愕。
他當然是猜測到了。
陳懷信想要實施的攤丁入畝。
一定是比一條鞭法還要好的。
不然。
陳懷信也不可能。
在一條鞭法實施穩定的時候。
忽然選擇要變更那新的政策。
“但是。”
“廢除人頭稅!”
“簡化賦稅規則!”
“大大減少了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
“也難怪他要先實施一條鞭法后,才會再試試這攤丁入畝!”
“不然從兩稅法直接演變成這政策,他人只會覺得這是……瘋子!”
王千禾的嘴巴微微張大。
他在震驚著陳懷信無與倫比的才識!
但是。
那地方官員卻坐不住了!
本來。
陳懷信所要實施的一條鞭法,就已經是在破壞他們的利益了!
而若是將攤丁入畝實施下去,若是讓陛下跟著陳懷信這樣做!
“那我們如何從那百姓身上撈錢啊?!”
地方官員無法忍耐這種事情!
他們紛紛進行著聲討,希望能夠借用這種方法,來影響陳懷信的新政。
哪怕就連他們自己都知道,這種方式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但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只能。”
“等到推演結束之后。”
“再嘗試將他給……弄死!”
……
【靖平十五年,四月。】
【新首輔去做著攤丁入畝的準備。】
【哪怕。】
【在他看來。】
【就像老首輔所說那樣。】
【陛下的新政是做足的準備的。】
【可能夠在示范區先進行實施。】
【也能夠減少可能存在的隱患。】
【“而除了攤丁入畝之外。”】
【“當初。”】
【“我還想著。”】
【“在內廷弄個軍機處。”】
【“但是那時候時機不成熟。”】
【“現在……稍微再等等吧。”】
【陳懷信在腦海中思索著。】
【現在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變革也不用急于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