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二十二年,一月。】
【在經過朝廷的批準后。】
【佛道兩教都將于長安城內舉辦法會。】
【本來。】
【最開始。】
【那舉辦法會的只是佛教而已。】
【“我們從西天取回了真經,自然要與信徒講解。”】
【“你們這些牛鼻子老道,又是在瞎湊什么熱鬧?”】
【“還是說。”】
【“你們也想去西天?!”】
【對于那道教的對擂。】
【心空大師很是不滿。】
【他們緊趕慢趕、花費了兩年時間、總算是學習與解釋出了那西天的經文。】
【雖然他們也得出了,跟和尚一樣的結論——這所謂的西天真經,還不如他們中原經文!】
【那與其他經典互相碰撞、互相融合所產生的火花、可比這所謂的西天經文耀眼太多了!】
【但這畢竟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是個招募更多信徒的好時候!】
【“花費了十余年的時間。”】
【“才從西天取回的真經。”】
【“其具體內容是怎樣的。”】
【“難道。”】
【“你們就不好奇嗎?!”】
【這是佛教私底下所散播的言論。】
【對于如今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
【就算是一本連環畫、都能讓他們激動很久、這花費了十余年、才成功取回的西天真經、又怎么可能不讓他們好奇?!】
【所以。】
【那佛教舉辦法會的消息。】
【吸引了許多百姓的注意。】
【至于那西天經文、不如中原經文之事、心空大師也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
【“那解釋權在我們手中!”】
【“我們認為西天經文是怎樣的,那它就會是怎樣的!”】
【“至于具體內容,我們可以編……啊不,我們有獨特的理解!”】
【反正。】
【在經過他們的點綴后。】
【西天經文雖然還保留著一部分原有的意思,但外表已經包裹上了一層皮。】
【或者說,不這樣也不行,如果真的將那原意說出來,除了會讓百姓失望外,也會讓他們佛教被朝廷所懲罰!】
【“讓百姓像是驢一樣任勞任怨、承受苦痛與苦難、接受被剝削的事實。”】
【“而且還要怪罪、是自己前世不修功德、才會落得這種地步。”】
【“想要改變這一局面,只能默默忍受,等待老死后轉世投胎?”】
【“這特么的說出去后,我們佛教還能存在的?!”】
【就連心空大師都忍不住罵粗了。】
【而那修改之后的西天經文。】
【就非常符合煜國的價值觀。】
【至少。】
【努力就能過上好生活。】
【努力就能夠改變現狀。】
【也是如今煜國境內、到處都在發生的事情!】
【只是。】
【還沒等他們佛教法會開始。】
【那道教趁此機會橫插一腳。】
【讓心空大師直接找上了門!】
【而那道教領頭人,聽到心空大師的質問,本想著找些理由,來說我道教在正月舉行法會,其實也是有典故依據的。】
【但最后。】
【他選擇了放棄。】
【而是回了一句。】
【“關你屁事!”】
【反正什么典故、什么依據、全都是借口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