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會想著起這個書名。”】
【“百姓一聽就知道是講什么故事了!”】
【道教領頭人皺著眉頭。】
【一聽就知道是要講些什么,最好還有知名度高的現實事跡!】
【道教領頭人本來還在糾結,但他的余光忽然瞥見了,那老道的房間。】
【頓時。】
【他來了靈感!】
【“佛教西行。”】
【“道教出海。”】
【“干脆。”】
【“這書名。”】
【“還是叫做八仙過海吧!”】
……
【靖平二十二年,四月。】
【由于陛下的要求。】
【海軍需要有海外駐地。】
【所以。】
【從去年七月底開始。】
【海軍將軍就按照海域圖,找尋了好些個位置。】
【“或者說。”】
【“這就是最好的位置。”】
【“只要駐扎這些地方。”】
【“就能輕易阻斷通往周邊的航道!”】
【將軍將軍的眼光,自然非常的好。】
【至于他們駐扎的這些地方。】
【是否會引起當地國家不滿。】
【“誰有不滿?”】
【“說出來嘛。”】
【“我大煜一向很講道理的!”】
【海軍將軍望著眼前的權貴們。】
【他身后的土地已經被鮮血染成了黑紅色。】
【頓時。】
【所有的反對聲。】
【在一剎那消失。】
【剩下的只有——能夠讓大煜海軍駐扎在此地,那是我們的榮幸!他們這可是不遠萬里的,來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應該要感恩!——這樣的聲音。】
【而對于海軍將軍來說。】
【除了這些小國并不麻煩,那駐扎士卒的安排才是煩心事。】
【因為大家都不想一直呆在國外,所以只能一批駐扎,一批返回煜國。】
【“還好。”】
【“有著陛下所安排的新職位。”】
【“這新職位的人進行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與勸說。”】
【“讓我的工作輕松了許多!”】
【海軍將軍再次感覺到,陛下安排這新職位真是高瞻遠矚!】
【不僅能夠增強軍隊凝聚力,還能夠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
【這讓他的清閑時間更多,眺望大海的時間也更多!】
【“不過。”】
【“那邊。”】
【“是不是有船只在靠近?!”】
【海軍將軍眺望大海,似乎看到了什么,望向了自己的副手。】
【副手第一時間取出望遠鏡,遞給了身旁的海軍將軍。】
【那遠處的情況更清晰的引入眼簾!】
【“這是我煜國的民用版寶船?”】
【“但是。”】
【“那甲板上的。”】
【“怎么不像是我煜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