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
【“武德充裕、文風昌盛!”】
【“國家才能稱之為……盛世!”】
……
【靖平二十三年,六月。】
【又是畢業季。】
【又一批學子拿出了自己的畢業作品。】
【如今。】
【這些畢業作品。】
【已經是交由老師來負責了。】
【當初最早留校的那批學子。】
【已經成長為了學校的支柱。】
【平日里除了教書,還忙著自己研究的他們,對于這些畢業作品,基本上是一眼過去,就能夠看出個大概情況。】
【至于判斷是否合格,也不需要思索太久。】
【但是。】
【這一次。】
【卻出現了意外!】
【不少老師圍著眼前的學子作品,他們臉上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放在眼前的作品,看起來就是一盞燈,好像算不得什么發明。】
【但那學子卻說,這盞燈可以在煤礦洞之中使用,不會引起礦洞爆炸!】
【這就讓他們有些不太輕下定論了!】
【“如果說。”】
【“真的像這學子所說那樣。”】
【“這盞燈不會引起礦洞爆炸。”】
【“那已經不叫做畢業作品、而是可以角逐姬長兮研究獎的偉大成果了!”】
【“可它……真的有效?!”】
【這些老師們可沒有資格,尋找某個煤炭礦洞,來做這樣的實驗。】
【因為如今煜國的煤炭礦洞,基本都是處在開采中,如此危險的實驗,別說是礦洞工人了,就連他們自己都不敢輕易嘗試!】
【“畢竟。”】
【“稍有不慎。”】
【“它可是會害死很多人的!”】
【“亦或是讓礦洞受到影響!”】
【這些老師很清楚,實驗必須盡可能保證安全。】
【而且就算是真的沒有爆炸,他們也不敢保證是跟這新式的礦燈有關,畢竟目前他們也不知道,那引起礦洞爆炸的會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燈的火,也可能是采掘不當,又或者是礦工之友的影響!】
【在無法確定影響因素之前,他們也不敢立刻下定論,至于將這個畢業作品給否決了,那也非常的不合適。】
【“總不能因為我們看不懂學生的發明,所以就認為學生一定做不到吧?”】
【但凡他們有著這樣的心理,也就不會在學校擔任老師了!】
【連最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那還配稱得上是為人師表嗎?!】
【于是。】
【討論到最后。】
【他們只能將陛下與姬長兮殿下請來。】
【當看到這兩位出現在學校時,學子們頓時興奮不已,而當知道,他們兩人是為了某個畢業作品而來后,那些學子臉上更是露出了羨慕之色!】
【所有人都知道。】
【若是這個作品。】
【通過了陛下與姬副校長的審查。】
【“那他無論是留校當老師,還是選擇出仕為官,都將會一片光明!”】
【這些學子在心中想道。】
【而當陳懷信看到了,那被叫做安全燈的畢業作品,并且認真經過檢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