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這樣的聲音,在民間之中傳播開來。】
【而這。】
【除了讓各地道觀興盛之外。】
【也讓道教領頭人……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百姓之間傳播這樣的言論?”】
【“無量天尊!”】
【“這分明是想要害我道教啊!”】
【“這分明是想要置我于死地!”】
【“一定是那些禿驢干的!”】
【道教領頭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如此。】
【畢竟。】
【這種言論。】
【會讓人認為他們道教在收買人心!】
【這屬于是那碰都不能碰的滑梯啊!】
【所以。】
【道教領頭人在第一時間,就直接找上了朝廷,來表明了自己的忠誠。】
【而新首輔其實也知道,道教可沒有這樣的膽子,敢傳播這樣的言論。】
【就連那與道教針鋒相對的佛教,也不可能敢用這樣的手段!】
【“不然。”】
【“若是被朝廷查出來。”】
【“那后果會更加嚴重!”】
【佛道兩教都很有自知之明。】
【新首輔很快就查清楚了,發現了這屬于是百姓的自發行為,或者說,將如此重要的農作物,冒著生命危險,從遙遠的海外帶回來。】
【“若是百姓不記這份恩情,那反而才會讓人寒心吧。”】
【新首輔看著忐忑不安的道教領頭人,跟他說明原因后便讓他回去了。】
【而道教領頭人在知曉了,這件事具體的緣由后,他也愣了好一會兒。】
【當他看見,自己的師兄在做著出海前的最后準備,沒有被那最近發生的事情影響到之后。】
【他的臉上滿是感慨之色。】
【“或許。”】
【“只有這樣的純粹。”】
【“才能得到百姓最真摯的感激吧!”】
……
【同月。】
【海軍回到煜國。】
【一并帶回來的。】
【還有那炮轟歐洲諸國之事!】
【“這些國家的子民簡直就不是人啊!”】
【“我們煜國的商人,辛辛苦苦冒著危險,就想賺點養家糊口的錢。”】
【“可他們卻殺人奪船,而且還想要來我大煜劫掠!”】
【“這能忍嗎?這不能吧!”】
【“所以。”】
【“臣一怒之下。”】
【“直接召集艦隊,前往那不法之地,給了他們一點教訓。”】
【“但是臣未經允許,私自調動海軍,還請陛下責罰!”】
【海軍將軍在大殿里,說著自己的過錯。】
【只不過。】
【無論是陳懷信。】
【還是朝中眾臣。】
【他們對那歐洲諸國更感興趣!】
【“這些躲過了羅馬掃蕩的小國,其國力究竟如何呢?”】
【“感覺不如帕提亞帝國!”】
【“按照將軍的說法,他們的戰艦水平,也就等于我們大煜十年前?”】
【“頂多就是比前承的海船強一點,但我覺得強不到哪里去!”】
【“……”】
【眾臣在一問一答。】
【至于海軍將軍的責罰。】
【就連陳懷信都不在乎。】
【他們更不會提起來了!】
【“畢竟。”】
【“駐扎海外的海軍。”】
【“本就有著一定的自主權。”】
【“私自調動海軍并無大礙。”】
【“相反。”】
【“若是見到本國百姓被殺害而無動于衷。”】
【“若是前往他國給予警告卻沒能夠打過。”】
【“這才是應該要被懲罰的!”】
【陳懷信在心中想道。】
【而當聽到了。】
【海軍將軍將那些真兇當場處決后。】
【他就沒有再關心此事了——就連那些到底是不是真兇也沒在意!】
【“只要我煜國認為他們是真兇,那他們……就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