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里。
姬長兮笑得很是開心。
因為未來女兒的表現。
讓現在的她非常滿意!
“或許能推開一個新時代。”
“陳懷信對于女兒的評價。”
“可真是高呀!”
姬長兮笑靨如花。
不過。
相比于她的輕松自在。
其他人就緊張得多了。
“雖然不知道。”
“姬長兮殿下的女兒,能否開創出新的時代。”
“但可以預見的是,等到太子登上皇位之后。”
“陳懷信的時代……就要結束了!”
眾臣在心中這樣想道。
也正是如此。
那大殿中的氣氛非常的凝重。
就連一直期待著推演結束的平盧節度使,現在忽然覺得推演繼續似乎也可以!
因為等到推演結束之后,究竟會發生什么事情,就連他這節度使都不敢肯定!
“而我。”
“注定是站在陳懷信那一邊的。”
“那么。”
“這樣一來。”
“我會不會因為他、而受到針對呢?!”
平盧節度使在思索著。
他并不懼怕世家門閥的針對。
他的麾下可是有著不少將士。
但是除了那批人之外,可還有著別的人,也都有著自己的想法!
“最主要是。”
“陳懷信……”
“他能否像是推演里的那樣成長起來呢?”
“就算是有陛下的庇護、可不見得就是安全的啊!”
平盧節度使深深的吸了口氣。
他忽然感覺。
這鑒天鏡似乎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就算是能夠看到未來、可知曉未來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會希望、它能夠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而陳懷信的存在,對于很多人來說,可并非是什么好事!
“只希望。”
“國運的庇護是真的有用吧。”
“不然……”
“那未來恐怕就要亂起來了!”
……
【靖平三十二年,六月。】
【關于印度的消息也傳了回來。】
【不過。】
【由于。】
【印度距離煜國太遠了。】
【這消息有著很強的滯后性。】
【陳懷信只是知道,那抵達的煜軍按照計劃,正在對印度進行征服!】
【“比較好的是。”】
【“有商人也陸續抵達了那片大陸。”】
【“以后借助海船可以更加快捷了。”】
【新首輔有些慶幸的說道。】
【印度距離東南亞小國并不算很遠。】
【但若不是東南亞亂了起來,若不是老道做出了表率,煜國的商人恐怕還沒那么快,就去探索更遠的海域。】
【現在才有海船抵達印度,在陳懷信看來,已經算是比較遲的了!】
【“據說。”】
【“有些商人。”】
【“抵達了更遠的海域。”】
【“他們發現那片大陸上的土著,似乎比昆侖奴長得還黑!”】
【“如果以后我大煜缺乏人力,或許可以抓捕那邊的土著!”】
【新首輔繼續匯報著。】
【現在煜國境內的土木工程,其實依然缺乏人手,像是修建前往西域的鐵路,由于施工難度較大,時不時會有昆侖奴因此而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