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老爺們可是在為他們的百姓好!不然若是讓這些囚犯,繼續隱藏在民間,那該有多少百姓,又要慘遭毒手啊!】
【至于這些被放出來的囚犯,是因為得罪權貴而被關起來這件事,自然不會有百姓能夠知道了。】
【只要讓百姓知曉,這些人是大理寺囚犯,只要讓百姓知道,官府是在保護著他們,至少讓百姓相信,自己得到了保護,至少讓百姓覺得,官府老爺們用心良苦,那就足夠了!】
【“這樣看來。”】
【“陳懷信可能真跟權貴有關。”】
【“不然。”】
【“我們又怎么可能一直找不到他!”】
【曲文端得出了猜測。】
【也只有這樣。】
【才能解釋這戒嚴中,獲利最大的為何會是世家。】
【才能解釋那抓回來的囚犯,為何又突然的暴斃。】
【“不過。”】
【“半個月時間。”】
【“他們也賺得夠多了吧。”】
【“現在也該要解除戒嚴。”】
【“那百姓們的怨念,已經快要控制不住了。”】
【“若是持續下去,恐怕會讓陛下有所覺察!”】
【曲文端呼了口氣。】
【他一邊思索著,該如何解決民怨的事情,一邊進行著信息節選,將部分情況給隱瞞,然后再稟報給姬清珞。】
【而在他的奏折之中,先是說了自己辦事不利,沒能夠將所有囚犯都抓回來,但是由于擔心過久的戒嚴,會影響到百姓生計,所以懇求陛下能夠解除戒嚴!】
【“至于未能抓捕回來的囚犯。”】
【“我刑部。”】
【“也就多辛苦一點。”】
【“再加派人手搜尋。”】
【“努力將所有犯人,都抓拿歸案!”】
【“而臣辦事不利,也請陛下責罰!”】
【“但萬萬不能耽誤了百姓的生活啊!”】
【曲文端一副為國為民的慈悲表情。】
【那坐在上方的姬清珞,畢竟是軍伍出身,還從未有人教導過,所以哪怕已經當了十年皇帝,但在一些事情上面,還是比不過臣子的彎彎道道。】
【而且也由于這件事,涉及到長安城百姓的生計,她在認真看了奏折,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后,便立刻同意了曲文端的請求。】
【“百姓的生計。”】
【“自然重于一切。”】
【“哪怕解除戒嚴,會有一兩個囚犯,無法抓拿回來。”】
【“可只要不再影響百姓,那朕就當赦免他們了。”】
【姬清珞還是想著百姓的。】
【只不過。】
【當戒嚴令解除后。】
【那民間流傳著的。】
【便是刑部尚書曲文端的名字。】
【正是因為他明察秋毫,發現這長安城戒嚴令,導致很多百姓生活窘迫,還有一些百姓,會遭受到惡吏的欺壓。】
【于是他寧愿放跑犯人,寧愿冒著被陛下責罰的風險,也要懇求解除戒嚴!】
【至于那些在戒嚴之中出現的惡吏,那導致許多百姓不滿的官兵,同樣是被他給拎出來殺了,以平復民怨!】
【頓時。】
【民間一片叫好聲。】
【百姓無不稱贊著,刑部尚書高風亮節,剛正不阿。】
【哪怕那處罰的官兵,有一些是刑部之人,可他依然痛下殺手,以證律法!】
【先前因為戒嚴,而產生的不滿,也漸漸的平復了。】
【而當姬長兮將這件事,告知在內院中的陳懷信后。】
【陳懷信的臉色平靜。】
【“每當民怨沸騰快要無法控制住的時候。”】
【“總會有明察秋毫的老爺出現,懲罰那欺壓百姓的惡吏,讓百姓高興,讓民怨能夠平息。”】
【“但從來不會有人在意,為何民怨會沸騰,為何老爺總能準確快速的抓到,是哪個惡吏在欺壓百姓。”】
【“因為有些事情……是不能深究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