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面黃肌瘦的百姓。】
【能夠從官府的手中,搶奪走活命的口糧?】
【哪怕是普通人,都能夠知曉,這不可能!】
【“因為。”】
【“官兵可不是吃素的。”】
【“他們或許對付不了外敵。”】
【“但是應對百姓綽綽有余!”】
【治不了外人。】
【還治不了你們?!】
【這句話說的就是這些官兵了!】
【甚至。】
【可以說。】
【在面對百姓、處理百姓的時候、他們比任何人都要專業!】
【“不然。”】
【“若是隨便一群百姓。”】
【“都能搶奪官府糧食。”】
【“那早就已經有人造反成功了,何至于現在還是承國的天下?”】
【陳懷信的目光看向遠方。】
【他當然是清楚這件事的。】
【而這次的造反。】
【他就沒有想過依靠那飯都吃不飽的百姓成事!】
【這些百姓更多是制造聲勢、將承國粉飾的太平給扯下!】
【“至于真正的造反之物。”】
【“正是……”】
【“那讓道士爐子經常發生爆炸的東西!”】
【陳懷信的目光看向了道觀主。】
【既然是要造反。】
【自然得做準備。】
【他在跟道觀主聊過之后,便從那道觀之中,找尋到了制造火藥的原材料,若非是如今白糖極其珍貴,他還想要往那里面,再混入一點白糖。】
【如此一來。】
【也不用什么了。】
【直接將那炸藥扔出去。】
【便足以踏平巨鹿縣了!】
【“不過。”】
【“現在也可以了。”】
【“這火藥的威力或許不大。”】
【“但若它為仙法呢?!”】
【陳懷信看向了道觀主。】
【而在他們帶著一大群百姓,向著巨鹿縣的城門而去時。】
【那守城之人自然發現了他們,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官府。】
【“本官就知道。”】
【“這道教早有異心!”】
【“如今聚集如此多刁民,必定是要來生事!”】
【“通知縣尉,讓其領兵,將他們給解決掉!”】
【縣令知曉此事后,自然就將他們認定為,是想要造反的刁民。】
【或者說。】
【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
【帶著一大群來到城門。】
【這難不成是想來拜個早年?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除了生事!比如討要糧食,比如討要衣物,就斷然不會有別的可能了!】
【至于自己猜錯?那錯便錯吧,反正只是一群屁民,死了也能少點事情!】
【“以為人多。”】
【“本官就會屈服?”】
【“哼!”】
【“若是人人有樣學樣,若是人人都是如此。”】
【“那本官又該如何展開工作,又該如何替陛下牧民?”】
【“本官的威嚴……還要不要了?!”】
【縣令臉上帶著不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