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
在聽到這個詞后。
王千禾精神一振!
他當然看得出來。
在未來的朝廷大軍,進行數次圍剿,都未能鏟除黃巾軍時,就注定這次推演中的陳懷信,必將再次建立起新國家!
“畢竟。”
“他可是陳懷信!”
“只要有一絲喘息之機。”
“就沒有人能夠阻攔他!”
王千禾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
在其他人議論著。
那推演的未來時。
他就已經在思考著,陳懷信這次建立的新國家,又該是怎樣的國體!
“雖然有很大的可能,還是與此前的煜國類似。”
“但這次的推演與前一次,還是有著許多不同!”
“比如說。”
“陳懷信最初的班底來自道教!”
王千禾看著天穹。
如果說。
沒有之前的推演。
王千禾倒不覺得這有什么。
可是在前一次的推演之中。
陳懷信對于佛教與道教,可是采取著壓制的方式的!
“也不能說是壓制。”
“而應該說是限制!”
“規定了它們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
“并且宗教的大小事情,都被朝廷管制!”
王千禾可沒忘記這一點。
而最后的事實也證明了。
陳懷信所采取的這一系列方法,的確是非常有效的。
不僅是讓宗教變得更有活力,也給煜國帶來了好處!
“但是。”
“這一次。”
“陳懷信若是繼續壓制宗教,若是繼續限制道教。”
“那會不會被認為背信棄義,為新國家埋下隱患?”
王千禾在心中思索著。
借助道教的班底,拉起龐大的黃巾軍,甚至是借用天師的名頭,來讓百姓更容易相信他們,這在初期的確是個好辦法。
可現在即將建國,若是陳懷信決定吃干抹凈,打算限制道教的發展,那必然會引得不少道教人士的不滿!
“我們辛辛苦苦的,幫助你推翻承國,你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這種怨恨的種子種下后,誰都不知道會開出怎樣的花!
“而且。”
“前期的時候。”
“陳懷信可無法借助報紙來掌握輿論。”
“而這些道教人士,也因為在黃巾軍中,積攢了不少的名聲。”
“若是他們真的不滿陳懷信,那所會帶來的可不僅僅是隱患!”
王千禾忽然感覺,這次陳懷信還未建國,就已經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麻煩!
不限制道教,那任由它肆意生長,最后恐怕會尾大甩不掉。
而限制道教,又會引起道教人士的怨恨,乃至讓國家動蕩。
“你……”
“該要怎么做呢?!”
……
【元凰十七年,六月。】
【建國!】
【這個問題擺在了陳懷信的面前。】
【當然。】
【應該說。】
【這是必然的事情。】
【黃巾軍內的大小將士。】
【全都期待著新國家的成立!】
【“畢竟。”】
【“建立起新的王朝后。”】
【“他們便是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