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一年。】
【被禁足著的姬清珞,知曉了改朝換代之事。】
【她那平靜的臉上,頓時多了幾分悲痛之情。】
【哪怕。】
【她早就知道。】
【這一天遲早會來。】
【“哪怕長落與長兮。”】
【“在其中身居高位。”】
【“但也無法阻止……新王朝的建立!”】
【姬清珞長長的嘆了口氣。】
【親眼望著自己的國家,被百姓歡欣雀躍的推翻。】
【親眼望著自己的國家,被更改成了其他的名字。】
【這種感受。】
【就算做好了心理準備。】
【可也依然是難以接受!】
【“承為金。”】
【“煜為火。”】
【“他這是在用陰陽五行之說。”】
【“來彰顯新王朝的正確性嗎?”】
【姬清珞在想著,那被更改成煜的國名。】
【而這也讓她的心情,變得更加的痛苦。】
【雖然在姬長落的陪伴下,她漸漸恢復了平靜的情緒,但是那副絕美的臉上,那惹人心碎的眉間,依然帶著化不開的憂愁。】
【姬長兮與姬長落,曾數次勸說過她,就連那些皇姐皇妹們,也被她們帶到了院子里,可這依然未能讓姬清珞,像是當初那樣充滿英氣。】
【“實在不行。”】
【“您就罵他吧。”】
【“他不是說過。”】
【“要讓百姓過得幸福,要讓小姑你親眼看見,百姓本該可以過得多開心嗎?”】
【“若是他沒能夠做到,若是依然還有百姓困病而死,你就指責他來謾罵吧!”】
【罵人是恢復情緒的好辦法,所以姬長靈干脆這樣說道。】
【而姬清珞聽到這番話后,則是微微愣了一下。】
【她很清楚。】
【陳懷信沒有在建國之前殺她,那就不會在建國后對她動手。】
【無論她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看在長兮長落的份上,也大概率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行。】
【而這。】
【正好是最佳的言官人選啊!】
【“原來。”】
【“朕……不,我還能有當言官的一天嗎?”】
【“而且是能夠當著他的面,直接對他進行指責的那種。”】
【姬清珞忽然感覺情緒有些復雜。】
【但是。】
【這也讓她的心情。】
【頓時恢復了不少!】
【“既然你說。”】
【“百姓能夠過得富足開心。”】
【“那就讓我看到這未來吧!”】
【“不然……”】
【“就算是豁出去。”】
【“我也會將你的言而無信公之于眾!”】
……
金鑾殿之外。
看著那未來的自己。
用著毫無威脅的話語,充當最后的手段。
姬清珞一時不知道,究竟該哭還是該笑。
她很清楚。
就算以后的自己,將陳懷信言而無信公之于眾,也沒有任何作用。
“因為。”
“又有誰。”
“會相信前承的亡國女帝呢?”
“頂多就是那話語,會被記載于野史!”
姬清珞嘆了口氣。
野史之中的文字。
有多少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