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道教起家。】
【建國后打壓它。】
【在姬清珞看來。】
【這并不算是背信棄義,也不叫做忘恩負義。】
【“因為。”】
【“將國家與宗教深入綁定。”】
【“那才是對百姓的不負責!”】
【“讓道教成為國教,讓煜國的其他宗教,成為底層小教。”】
【“這已經是陳懷信的仁慈了!”】
【姬清珞對于陳懷信的做法,自然是感到贊同。】
【若換做是她,也會做出跟陳懷信一樣的決定。】
【而且。】
【如今的道教。】
【所擁有的地位。】
【已經遠超于其他朝代了。】
【“若是這還不滿足,難道他們還想著,創建起宗教國家?!”】
【姬清珞一邊搖頭,一邊看著陳懷信的其他安排。】
【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丈量田畝、清點人口。】
【這倒是較為常見的手段。】
【或者說。】
【每個王朝的初期。】
【都會用這種方法。】
【來讓國家得以休養生息,讓百姓可以緩一口氣。】
【“但是。”】
【“以工代賑。”】
【“道教出海。”】
【“這又是什么想法?!”】
【姬清珞看著姬長落送來的情報,眉頭忍不住的皺了起來。】
【如今的姬長落,已經跟她印象中的不一樣了,在經歷了一場起義后,被陳懷信教導過知識、一直都負責后勤的她、早就不像是以往那樣害羞不敢見人。】
【當然,膽小還是有的,不然陳懷信早就將她,扶持到戶部尚書之位,而不至于在戶部當個侍郎了。】
【雖然姬清珞猜測,這可能跟姬長落的前承皇女身份有關,若是讓她掌管戶部,很可能會引來非議。】
【但不管怎么說,姬長落所傳來的情報,絕對是沒有錯的,也正是如此,她才對陳懷信的這番安排,感到非常的不解!】
【“先是以工代賑。”】
【“讓百姓參與到基礎建設中。”】
【“從而獲得報酬以補貼家用。”】
【“這不僅能夠恢復民生,還能夠讓百姓變得寬裕。”】
【“可是……”】
【“陳懷信哪里來的那么多錢糧啊?!”】
【姬清珞在晚上的時候,得到了姬長落的詳細解釋。】
【但這番解釋卻讓她臉上的困惑,變得比之前還多!】
【她是大概明白了,如何依靠以工代賑,來達到恢復國家民生的目的,可是這其中的支出,真的是煜國這新生國家,所能夠供應得起的?!】
【“陳懷信說。”】
【“若是持續下去。”】
【“它會達到平衡。”】
【“到時候所要支出的錢糧將會越來越少。”】
【“所以并不需要擔心它會將國庫給拖垮!”】
【姬長落的這番回答,并不足以解釋姬清珞的困惑。】
【旁邊的姬長寧,同樣詢問著,那前期投入的錢糧!】
【這……】
【才是最重要的!】
【連第一步都踏不出去,就更別說后面怎樣了!】
【而姬長落在猶豫一下后,才總算是開口說道:“其中一部分錢糧,是從海外貿易所獲得的,這是黃巾軍被圍剿時,陳懷信就做好的安排。”】
【姬清珞:“……”】
【在被圍剿之時,還有余力計劃其他事情,這是她們承國給的壓力太小,還是……陳懷信就沒將承國放在眼里?!】
【“不過。”】
【“海外貿易所獲得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錢糧……是從世家門閥里搜繳上來的。”】
【姬長落嘆了口氣。】
【身為戶部的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