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道士頓時氣炸了。
“那陳懷信!簡直不配為人!”
“吾道教在那未來,可是有著開國之功!”
“可他卻背信棄義、卸磨殺驢、讓官兵羞辱吾等!”
“以后我們決不能扶持陳懷信!這種忘恩負義之人,所建立起來的煜國,與當今承國沒有任何兩樣!”
“全都是應該被推翻的暴國!”
“……”
這些道門道士,在不斷的謾罵。
直到。
有人忽然說了一句。
若是在承國,他們都還沒能靜坐,就已經被官兵給砍死了,所以煜國與承國,多少還是有點區別的時候。
那一眾道門道士,忽然安靜了下來。
但他們的臉色,卻變得無比的漲紅。
就好像是……
被人戳中了什么。
變得惱羞成怒了!
“你瞎嚷嚷著什么!你以為貧道不知曉這件事?”
“但那煜國的建立,吾等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只是靜坐誦讀,本就是我們的權利,而煜國這樣對待我們,說它跟承國一樣,那又怎么了!”
這些道士將那矛頭,對準了說出那番話的人。
他們當然是知道,在承國他們連話都不敢說,而在煜國至少能夠獲得超然地位。
可這跟陳懷信打壓他們,跟陳懷信限制他們,那完完全全是兩碼事!
“但凡朝廷與吾道教,互不干涉,互不干擾,那不就沒事了嗎!”
“至于那什么律法,那什么宗教法,應該是限制民間的百姓的!”
“吾等清修之人,本就不該被條條框框的限制!”
那些惱怒的道士,依然將過錯給怪罪到煜國身上。
而這也更讓他們堅信,未來絕對不能幫助陳懷信!
這種翻臉無情之人,就該死在那大理寺的監牢里!
“貧道倒是要看看。”
“沒有了吾等道教的幫助。”
“你未來能做出什么成就!”
這些道士在心中這樣想道。
而對于那承國的百姓來說。
看著未來的道士們,被官府毫不留情的抓拿,那叫好聲自然是響徹了起來。
因為不管怎么說,陳懷信的出發點是為了他們,是為了讓他們不再被滋擾!
“而那道教道士。”
“他們……”
“完全是為了自己!”
……
【被官兵們抓拿起來。】
【道士依舊喋喋不休。】
【畢竟。】
【他們很清楚。】
【若是被帶回縣牢。】
【那問題可就大了!】
【“沒有了周圍百姓的幫助,那我們恐怕會再也出不來!”】
【敢當著那么多人的面抓捕他們,就證明陛下真要對他們動手了!】
【他們現在唯一能夠依仗的,只有周圍的百姓,哪怕是身后的道教,都不見得能夠庇護他們!】
【所以。】
【他們聲音變得更大了。】
【加上官兵不敢對他們太過于動粗。】
【那局面居然真的僵持了起來!】
【而對于縣令來說,他不在乎這些道士,他們在嚷嚷著什么,但那些跟隨道士一同前來的信徒,他卻不能不給一個解釋。】
【“不然。”】
【“若是有人散播。”】
【“朝廷抓捕百姓的流言。”】
【“那我必將會首當其沖!”】
【縣令對此很是清楚。】
【于是。】
【當著周圍所有人的面。】
【他快步走到了那些不滿的信徒面前,用著最大的聲音斥責道。】
【“還敢在這叫喚?”】
【“你們特么的犯法了!”】
【“知道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