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指示的縣令,自然不會懼眼前道士。】
【心有余慮的官兵,也只能硬著頭皮抓人。】
【畢竟。】
【不管怎么說。】
【道士們雖然受人尊重。】
【但縣令是他們的上官!】
【而且還是現管的那種!】
【“只能。”】
【“得罪了!”】
【“等過幾天。”】
【“吾等再去道觀上柱香吧!”】
【官兵在心中這樣想著,那手上的動作也不慢。】
【而這些靜坐的道士們,雖早就看到官兵到來。】
【但是。】
【他們卻并不在乎!】
【“貧道等人。”】
【“只是在此處靜坐。”】
【“只是在此處誦讀。”】
【“又沒有阻礙到百姓與朝廷。”】
【“他們有什么資格抓拿吾等!”】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哪怕是被官兵包圍起來,這些道士神色依舊如常。】
【甚至有些道士還感到欣喜,因為官兵們的出現,說明朝廷必須要重視此事!】
【而他們的述求。】
【而他們的求見。】
【必然能夠得到滿足!】
【“不然。”】
【“想要讓貧道離開這里。”】
【“恐怕沒有那么容易呢!”】
【這些道士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那誦讀道文的聲音變得更大。】
【然而。】
【下一刻。】
【他們的笑容卻凝固住了。】
【因為那些包圍著的官兵。】
【居然真的敢對他們動手!】
【他們那平靜無波的臉龐,頓時多了幾分的驚愕!】
【“貧道是來靜坐的!你們要干什么!”】
【“吾等可是道教真人!吾等在大煜建國之時,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你們這般抓拿我們,這般欺辱我們,難道就不怕陛下責怪嗎?”】
【“還不趕緊放開吾等!不然我道教,必然要狠狠的參你們一本!”】
【“貧道為大煜立過功!貧道為大煜流過血!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
【那反抗與吵雜的聲音,吸引了更多百姓的注意。】
【周圍的所有人看著這里,眼神中滿是錯愕之色。】
【畢竟。】
【誰都想不到。】
【那朝廷官兵。】
【居然會對道教的道士動手!】
【居然要將道教的道士抓拿!】
【“他們這是……不要命了嗎?!”】
【百姓看著眼前的情況,心中滿滿的都是不解。】
【道教身為國教,在百姓們看來,那些道士自然有著超然地位,哪怕是不信道,平日里遇見道觀道士,連官府都會客客氣氣的,更別說他們這些百姓了!】
【而這也讓不少百姓認為,得罪道士跟得罪官員的下場一樣,那對于道士的敬畏,也讓百姓盡可能的,不與道士有太多接觸。】
【可是現在。】
【他們所敬畏的道士。】
【被官兵按在了地上!】
【這到底是他們看錯了。】
【“還是說。”】
【“那道教。”】
【“將不再是國教?!”】
【“而這……”】
【“便是道教跌落的開始?!”】
……
承國各地。
看著那所推演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