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想要做什么?!”】
【在斥責過后,聽著陳懷信的安排,巨鹿道士們都愣了下。】
【而陳懷信也沒有過多解釋,因為現在他所做的,只是將這些道士們,引上那發展精神領域、將思想轉變為哲學的道路。】
【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他們自己會慢慢有所感悟的。】
【“只要。”】
【“沿著這條道路。”】
【“一直發展下去。”】
【“道教未來的光輝、將會遠超于現在!”】
【陳懷信在心中默默想道。】
【當然。】
【在此之前。】
【他還需要再做一件事。】
【那就是插手道教、幫他們決定領頭人是誰!】
【“若是像先前那樣,為保證道教的自主性,讓他們自行決定。”】
【“只會讓未來的道教,很可能會再次走向,預謀造反的道路。”】
【“不如干脆由朝廷決定,讓他們能夠保持,未來的前進方向!”】
【陳懷信不打算,再給道教民主了,因為那現實已經證明了,失去了道觀主這樣公認的領頭人后,道教并不能第一時間,就推出新的領頭人選,更無法帶領道教,向著符合煜國利益的方向前行!】
【而由官府決定。】
【至少能夠保證。】
【“道教……”】
【“它會長存于煜國之中!”】
……
巨鹿縣中。
看著那所推演的未來。
道觀主頓時松了口氣。
“果然。”
“那陳懷信。”
“他是個念舊之人!”
“也是個仁慈之君!”
“未來的我……沒有幫錯人!”
道觀主的臉上帶著一絲欣喜。
面對預謀造反的道教,陳懷信都只打算加大警告,而并非是直接覆滅道教,這已經很出乎道觀主的預料了。
而在看了未來的他,所留下的生平日記后,陳懷信連警告都不警告了,只是敲打訓斥一番,就將這件事給揭過。
這已經足以說明,陳懷信對道教,對于他這位朋友,還是很有感情的!
至于陳懷信打算插手道教事宜,道觀主也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合適的,畢竟陳懷信給道教安排了未來的道路,自然需要有人扶持著它走下去。
而不是發展到一半,又忽然改變方向!
“更別說。”
“這樣一來。”
“道教與煜國將會捆綁得更深!”
“這其中好處是遠超于壞處的!”
道觀主看得還是很遠的。
只要道教依然是國教,只要道教與煜國關系依然密切,那只要煜國不被推翻,那道教必將能夠永遠長存,其地位也依然會是萬民敬仰!
比起在承國時的情況,這已經算是極好極好了!
至于煜國是否會被推翻?道觀主認為這不可能!
“畢竟。”
“從那未來道友的言語便能聽出。”
“煜國已經征戰四方、并且屢戰屢勝!”
“而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只要。
煜國保持這個發展勢頭。
煜國讓百姓能夠吃飽飯。
那么在道觀主看來。
煜國絕不會被推翻!
“甚至。”
“很可能。”
“它將會成為真正意義上、能夠延綿萬載的帝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