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其一生的目的,便是尋找到大承國。】
【只是。】
【讓他沒想到的是。】
【仿佛得到了上帝庇護的他,運氣爆棚的穿越西域,來到長安城的時候。】
【卻發現這里的國家,已經不再是承國,而是他此前未曾聽說過的煜國!】
【“不過。”】
【“也無所謂。”】
【“只要這里依然生產瓷器絲綢茶葉。”】
【“那它到底是叫大承,還是叫做大煜,這都不重要!”】
【傳道士在心中這樣想道。】
【甚至。】
【比起尋找到的是大承。】
【這更改了朝代的大煜、反而讓他更加的欣喜。】
【因為這種新生的朝代、其國力絕對沒那么強。】
【“所以。”】
【“無論是做貿易。”】
【“還是干脆讓我羅馬遠征軍征服這里。”】
【“決定權都在我們的手上!”】
【“優勢也全都在我們這邊!”】
【傳教士滿心激動的,進入到了長安城里。】
【由于換了一身行頭,他即便長得金發碧眼,但也沒有多引人注意。】
【因為在如今的長安城里,本就有著來自周圍他國的商人,別說是金發碧眼了,就連藍眼赤眼粽發紅發的都不少見!】
【當然。】
【雖然是這樣。】
【可外國商販能夠踏足的區域,都是有著嚴格的限制的。】
【如果貿然前往別的地方,那必然會被官府的人給逮捕!】
【“大煜對于我們這些外國人,管控得是會更加嚴格的。”】
【“若是不遵守煜國的規定,若是與煜國百姓發生沖突。”】
【“那煜國官府有極大概率,會直接將我們扔進大牢里。”】
【“似乎在他們看來,哪怕是最底層的煜國百姓,都比我們這些帶來財富的外國商人要重要得多!”】
【這是有個他國商人,看到傳教士一臉好奇模樣時,好心提醒他的話。】
【而傳教士也聽得出來,這個商人的語氣里,滿滿的都是抱怨與不滿。】
【但是。】
【即便是被這樣對待。】
【他們也只能低著頭、在煜國做著買賣。】
【這也讓傳教士更是確信、大煜依然生產瓷器絲綢茶葉。】
【“不然。”】
【“這些商人。”】
【“又怎么可能不遠萬里、忍受被歧視的現狀、來到煜國做生意呢?!”】
【傳教士對著那商人說了句謝謝,便獨自一人在區域里走來走去。】
【他不僅是好奇周圍這些、與羅馬截然不同的建筑風格、也是在觀察著煜國百姓的生活質量究竟如何!】
【這樣。】
【能夠讓他更好的判斷大煜的國力。】
【也能做出到底是正常貿易、還是進行武力逼迫的選擇!】
【然而。】
【等他觀察一段時間后。】
【他的臉色愈發的不屑。】
【倒不是說,他看見了有煜國百姓餓死街頭,所以才會露出這種神色,相反,正是他沒看見有百姓衣不裹身,所以才會如此的不屑一顧!】
【“因為。”】
【“哪怕是在我羅馬的都城。”】
【“都不可能所有百姓、能如此安康的生活!”】
【“肯定是大煜,在外國商人允許行動的區域里,趕走了那些生活艱難的百姓,只留下這些生活條件不錯的民眾,故意裝樣子給我們這些外國人看!”】
【傳教士感覺,自己已經看透了,大煜的所作所為。】
【而這。】
【也讓他更加確信。】
【這種新生的國家。】
【“絕對……”】
【“攔不住我羅馬帝國的遠征!”】
【“因為也必然有很多百姓、等待有人推翻這種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