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煜國的重要之物!”
“被那番人看去。”
“會不會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些讀書人的擔憂,因為傳教士在牢內的思考,達到了頂峰。
而在那金鑾殿之外,許多臣子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因為。”
“屬于煜國的科技。”
“被傳教士所知曉。”
“就等于羅馬帝國、有極大概率、也知道這件事!”
這些臣子想到這里,眉頭更是皺了起來。
哪怕他們也知道。
煜國仍占據優勢。
可優勢領先一百,與領先九十九,還是有區別的!
“因為那相差的一。”
“很可能就是。”
“將要犧牲的士卒!”
這些臣子越想,越是覺得,那傳教士真是該死!
而姬清珞更是想著,以后要不要跟陳懷信提議,著重注意他國人員的行蹤!
她現在已經接受了,這次的推演結束后,承國江山將發生劇變的可能性了!
不過。
那些世家官員。
卻并不這樣想。
或者說。
那傳教士的再次出現。
讓他們生出了新想法!
“在第一次推演時。”
“就能夠看得出來。”
“羅馬帝國是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的。”
“它與煜國的差距更多是在科技上!”
世家官員在思索著。
而那新想法。
也變得越來越清晰了!
“若是。”
“它能夠彌補上這一缺陷。”
“那是否能夠真正的與煜國一戰呢?!”
世家官員這樣想著,那心臟忽然跳得很快。
因為他們感覺,這種事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只要。”
“羅馬帝國。”
“真的戰勝了未來的煜國。”
“那它必然要管理這龐大的疆域!”
“而又有誰比我們、更熟悉如何治理中原呢?!”
世家官員互相對視了一眼。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將這個想法,告知身后的主家了!
當然。
也有可能。
那主家不需要他們告知。
它們自己就已經想到類似的方法了!
“畢竟。”
“在面對這種消亡的未來時。”
“世家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斃!”
……
【關于傳教士的事情。】
【并未被告知到刑部。】
【更沒有呈送到陳懷信的面前。】
【“畢竟。”】
【“在長安城里。”】
【“偶爾也會有新來的番人違規。”】
【“將他們扔進大牢里冷靜幾天。”】
【“他們就會老實起來了!”】
【這是長安城縣令的經驗。】
【或者說。】
【長安城內的事情太多了。】
【對于離開限定區域的番人之事。】
【縣令自然也不會過多的去在意。】
【“若是連這種事情,都要調查得清清楚楚,那長安城縣衙也不用運作了,那人手根本就不可能足夠!”】
【除非是多次違反,或者犯的事情太大。】
【不然縣令根本沒時間,去注意這小事。】
【所以。】
【在關押數天后。】
【傳教士被放了出來。】
【而他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像是其他番人那樣,被關過一次后就老實了。】
【但他心中。】
【卻并不是這樣想的!】
【“先將看到的事情記下,讓人幫忙帶回羅馬。”】
【“然后。”】
【“再繼續調查。”】
【“看看這煜國。”】
【“究竟有多少特別之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