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之君還可以學習自己的帝王心術,這并不沖突。】
【如今自己年近五十,很多事都要開始考慮周到才行。】
【“回稟父皇。”】
【“兒臣軍中歷練,同樣太學之理也不會放下,雖然兩全難求,但我愿認真去學。”】
【“兒臣要學父皇做一個文治武功的皇帝。”】
【此話一出,陳懷信驟然起身。】
【雖然太子的話當中帶著幾分狂傲和自信,但這正是自己血脈當中所傳承的力量。】
【胸有大志還好矯正。】
【至少這是占了先機。】
【但如果沒有任何的志向,只想著庸弱或者偏居一隅,雖然往后也可以護國,但已是難成大器。】
【“好!”】
【“既然如此你就去吧,那邊為父已經打好招呼了,切記,這是一場對你的歷練。”】
【“少則一年,多則三年,只怕戰事必起。”】
【“兒臣明白。”】
【說罷太子便離開了御書房。】
【“看著太子這樣,陛下可以安心了。”】
【一旁屏風后面的平盧節度使走了出來。】
【這也是他們早已商量好的事情。】
【也可以借此機會試一試這太子的心性如何,今看來確實不錯,至少日后能擔大任。】
【“陛下,訓練正在開展,那些帝國暫時沒有動靜,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很簡單,備戰!”】
【陳懷信語氣嚴肅認真。】
【“正如朕剛剛所說,短則一年,多則三年,那些野心之輩就要按耐不住了。”】
【聽聞對方所說,平盧節度使鄭重點點頭。】
【當下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貿易戰后,基本上和羅馬帕提亞這些國家結下了更大的梁子,比起先前互派間諜暗探的矛盾更深了。】
【“吩咐下去,邊軍可以動起來了。”】
【“所有之前的火槍研發和大炮的調度都到了收工階段,工部一直在秘密進行,這部分裝備會和糧草一起派發到前線去,邊塞軍士不可對外滋事,靜候局變即可。”】
【“卑職明白。”】
【平盧節度使一臉的激動之色。】
【總算是到了自己可以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自從投降以來,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安排外,就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眼下終于能夠在陳懷信這里撈取到軍功了。】
【“明暗之間都要準備,物資運輸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若有戰,便再無憂慮了。”】
……
承國大殿眾人面色肅然。
要當年最早的對外戰爭,如今的陳懷信更加提前了節奏。
看來這第二次推演的遠比第一次要快很多。
雖然之前陳懷信一直在安排內政之事,但沒想到這些對外的軍工準備從來沒有落下。
若是那些火炮之威徹底展現在戰場之上,恐怕羅馬和帕提亞的聯軍也遭受不住。
看來和當年造反時相同,對方一直都在把握戰場的先機。
而殿上的平盧節度使依舊一臉的驕傲。
尤其是看到自己即將要被再度委以重任的時候,心中更是難掩激動。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