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批人馬出發了。】
【這些僧人不僅有心空大師的親傳弟子,還有一些先前就極具佛法造詣的高徒。】
【靖平二十二年,四月。】
【第一批僧侶已經趕到了羅馬,只不過在外圍的附屬國開始了他們的傳教之旅。】
【因為沒辦法直接進入首都,所以暫時從外圍開始向內發展。】
【他們的任務也很簡單。】
【挽救奴隸,反向布施。】
【在此之前,向來都是紅塵中人布施他們這些和尚,但沒想到這一次順序反過來了。】
【因為心空大師的安排,所以他們一邊保護那些弱勢群體一邊向他們傳揚佛教的教義。】
【教化百姓從善求真。】
【講求眾生平等以及誠心而活。】
【從某種層面上已經開始瓦解那些教廷威嚴在很早之前遺留下來的精神壓迫了。】
【人們也對此產生了新的討論。】
【只不過這其中更多的是好奇。】
【“這些和尚是從哪里來的?我聽說他們這些自詡為行僧的好像從東方冒出來的。”】
【“他們管這個叫出家人,就是不被現世生活所拘束的人。”】
【“他們不是奴隸?”】
【“何止不是奴隸,他們連我們都不嫌棄,還原因給我們吃的。”】
【“太神奇了,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組織,這可比教廷之中的那些主教和特使和善多了。”】
【“是啊,搞得我都想出家了,到哪里可以成為和尚?”】
【就在此事發酵期間,羅馬皇室方面也聽說了此事。】
【“什么?傳教?你是說佛教的傳教人來了我們這里?”】
【國王一臉的震撼。】
【在教皇的統治下,他們羅馬已經太平了很多年了,現在突然間來了一群外人到此處搞教育傳承和度化百姓這樣的事,如此就有些太荒唐了。】
【“是哪里來的僧侶?”】
【突然傳來的聲音讓在場之人都為之震驚,很快謙恭的站好,包括國王也同樣如此。】
【教皇出現了。】
【一切敢于挑戰教廷權威的力量都會被注意到。】
【“呃,暫時不太清楚,似乎是從東土……”】
【“東土大煜?”】
【“是陳懷信派來的?”】
【教皇眼神變得陰沉起來。】
【在這段時間的交鋒當中,他已經了解到了這個名字,并且深刻的意識到了煜國屬于潛在禍患,所以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對方。】
【“呃,好像不是,他們從印度邊境處而來,其他的也沒有太多情報。”】
【“印度來的僧侶,很好。”】
【教皇眼神發狠。】
【突然間,他又想到了這其中另有說法,若是印度真的想借此機會阻礙教廷在羅馬國內的國治權威,大可不必用如此手段。】
【只是這其中的原因他想不明白。】
【“陛下,你如何看待此事?”】
【教皇瞥了一眼旁邊的國王,眼神中滿是傲然,這個時候也算是展現自己權威的時候。】
【國王本來沉默的好好的,突然聽到對方這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