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陳懷信確實不在意自己子嗣安危啊,當爹如此還真是非同凡響。”
郭寶義開口打趣,其他人也跟著無奈的笑了。
雖然話是如此,但是對方這樣的決策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失誤。
先前每一次安排太子到外面游歷,都可以有新的收獲,以至于后來在交接工作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阻礙。
上任后的這位新皇做的不比陳懷信差。
當然這也得益于他父親的有幸栽培。
玉不琢,不成器,生在帝王家就是要比尋常生活苦很多。
只有在這種歷練當中才能夠培養出符合要求的守成之君,就算未來不再開疆拓土,至少也要保住現有基業和穩定最基本的民生。
這些可都是陳懷信一生所求!
“陛下,如此可有不妥?”
正當眾臣議論著推演之時,王千禾注意到了姬清珞的狀態不太對。
之前對付鄭國公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現在似乎有些猶豫躊躇,說不清楚的不安。
“朕也在思慮此事,煜國儲君是他陳懷信親自栽培,我承國怎能甘于落后?”
此話一出,群臣皆驚。
這是要鬧哪一出?
姬清珞現在也算是春秋鼎盛,再加上如今承國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按照日后的推演來看國運將完,這個時候討論接班人的話題?
這也太不妥了吧!
就在眾人疑惑不安的時候,姬清珞擺了擺手。
“眾位愛卿不必緊張,朕也只是有所思慮罷了,當下還是看這推演要緊,只怕是要開戰了。”
其他的官員紛紛點頭。
之前所遇到的那一場遠洋航船經歷的海戰,也只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
畢竟是羅馬與印度的船隊率先挑釁找茬,帶著他們國家的態度去圍追堵截,結果最后弄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但如果是真的因為動搖了羅馬的立國之本,那些個帝國可不會善罷甘休的。
所以且看煜國如何應對接下來的事。
雖然姬清珞不語,但有些心情也只有他的侄女們可以理解。
姬長寧和眾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之前在眾多推演當中,姬長薇作為南承的皇帝也算是繼承了自己小姑的衣缽,姬長寧作為后世之君也幫助姬清珞鎮守過國門……
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救贖之道。
在她們看來,必須要有確實可以幫姬清珞解決麻煩的決策才行。
“現在三妹四妹守著陳懷信,暫時不會有變化,我們不能就這么讓小姑一人獨當一面。”
“事在人為,必須要有所行動了。”
“不管是兵權也好,政權也罷,如果可以爭取的我們自然是要幫忙爭取一下。”
姬長寧說話間看向了自己二妹姬長靈。
之前就是她出面幫忙把陳懷信救了回來,說不定日后還得要靠這位武身姊妹肩負大梁。
“放心吧,只要小姑一聲令下,我直接出兵去拿了那些家伙們。”
姬長靈說的斬釘截鐵。
但姬長寧卻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連姬清珞如今也沒有辦法明著對那些世家官員入手,只能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象征性的削弱他們的力量。
包括之前吃了啞巴虧的邢國公。
還有剛剛被朝堂之上整頓之后的鄭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