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二十三年,四月。】
【羅馬內部已經開始亂了起來。】
【“簡直豈有此理。”】
【教廷特使來到了皇宮之中和國王商量。】
【最近一段時間,羅馬非常不太平。】
【這其中就包括那些個附屬國當中的反抗呼聲越來越高,許多人不知從哪里得來了新的思想支持,直接將他們打懵了。】
【之前的君權神授,再加上教廷打壓讓他們過的很是滋潤。】
【百姓沒有怨言。】
【百姓逆來順受。】
【百姓認真服從。】
【百姓無力抵抗。】
【但自從那些和尚來后,一切都不一樣了。】
【矛盾出現了。】
【麻煩出現了。】
【甚至就連最基本的關系和準備也亂套了。】
【“國王陛下,這件事情必須要嚴肅處理。”】
【此刻的羅馬國王也有些焦頭爛額。】
【他最近也聽說了這些思想的出現,雖然不知道是誰帶起來的,但無疑適合他們的統治理論與階級思想背道而馳。】
【偏偏他們說的很有道理……】
【這才是最不好對付的!】
【軍隊鎮壓?這得殺到什么時候?】
【羅馬帝國龐大,不止是附屬國還有很多的殖民地。】
【本來壓制那些人的思想就十分不易。】
【現在更是難上加難!】
【“是教皇的意思嗎?”】
【“現在是不是還重要嗎?”】
【“那些個賤民要造反了,普通的國民也忍受不了,他們準備要密謀行動,這件事絕對不允許!”】
【聽著特使所說,國王倏然起身。】
【這個時候該不該殺,該不該鎮壓已經不是小問題了。】
【雖然他是國王,但這件事也關乎教廷。】
【所以最終決定還是要一起去見教皇。】
【趕到之后,教皇和幾位大主教也亂了。】
【場面十分混亂,大家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真是豈有此理,那些和尚都干了什么?”】
【“先前縱容他們到這里來,只是為了給印度一個面子,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現在將那些個賤民和奴隸都教壞了!”】
【“看來只能動用武力了,派遣軍隊鎮壓。”】
【“沒錯,將那些僧侶都驅逐出境。”】
【“把那些有反對思想的家伙都殺掉,通通都殺掉。”】
【聽著教皇聲嘶力竭的吼叫,其他幾位大主教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國王開口了。】
【“越是這樣,越會引發矛盾。”】
【“難道您想要讓羅馬統治被徹底顛覆?”】
【此話一出,教皇懵了。】
【何出此言?】
【“近來這些離經叛道的新思想我們都知道了,雖然十分邪惡,但擁護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