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諸位愛卿看,若是此時陳懷信的邊防出現意外,他該如何收場?”
姬清珞忽然開口了。
剛才還來討論這事的文武百官突然間愣了一下,轉而齊齊看向了正坐在上面的皇帝。
姬清珞在這件事上的發現讓他們感到意外。
他們這位女帝怎么回事?
要知道現如今的羅馬才是當務之急的麻煩,而對方的疑問來自于延邊草原部落以及那一滿足的隱患。
這些不久之前才剛剛得到解決,為什么會再次被提出?
“陛下。”
劉允堂開口了。
“按照這推演來看,那陳懷信已經安排了他的太子先去解決這些事,想必用不了多久便會迎來那些草原部族歸附,這也在預料之中。”
其他的官員紛紛附和,按照兵部上書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不會有任何的意外發生。
但下一刻姬清珞的聲音卻太多響起。
“若是真的有意外呢?”
“若是那些草原部族也開始選擇擾亂原本的秩序,開始挑釁煜國,并且選擇與那些羅馬外敵結盟,甚至不惜出賣中原利益為代價,拉攏這些原外的敵人轉而對內,又該如何?”
只不過這一次多了幾分的篤定和認真。
此時,在場眾人鴉雀無聲。
包括劉允堂在內,也不知該說些什么。
剛剛姬清珞的話確實是一針見血,這一點他們也的確沒有想到。
要知道這推演雖然是按照這運來走的,但是意外之術未可避免。
正所謂古有云之大道之數衍五十,去一而變。
并非沒有天災人禍的降臨,這一切都要講求天時地利與人和。
但現在煜國所面臨的就是人和之難。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異軍突起來攪亂陳懷信最開始的布置。
“陛下所言極是。”
劉允堂有些汗顏的退到一邊。
這么久以來,他確實有些盲目相信陳懷信了。
雖然在對方先前所主持的那些改革看來,這確實是一個足以名垂青史的帝王,但自己這種過分的認可的確會影響本該準確的判斷。
但下面的那些世家官員聽到姬清珞這么說,突然眼前一亮。
這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如果外敵和外敵聯手呢?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那他們這些豈不是就可以由內而外的提高權威,并且爭取自身的利益?
要知道,養寇自重從來就不是一個虛名。
只要有有利可圖,那么他們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來的。
尤其是還能夠鞏固自身的地位和權力。
這樣看來,下一次姬清珞想要提出對外征戰的時候,他們也許就該換一個立場和態度了。
不打也是一種勝利。
但此刻唯有姬清珞認真的再度看向蒼穹,她知道就算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以陳懷信的實力也可以逆轉乾坤,糾正一切。
剛剛的話不過是說給下面之人聽的。
……
【靖平二十三年,六月下旬。】
【天氣炎熱,陳懷信安排好了大煜研究所的事就回到了自己的宮中。】